“也不是啦,主要就是不想浪費時間,總要學點新的知識才好。”
這倒是現階段大多數大學生的正常心態,大家可不覺得考上大學就萬事大吉了,上大學可不是來玩兒的,而是必須爭分奪秒,多學知識,充實自己。
劉弘毅點點頭,思緒已經開始發散。
或許,下一步就該把錄音機搞出來?
畢竟自己確實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來一對一的教艾小雨學口語,而現在一臺進口的錄音機,不但價格是天文數字,而且沒有關系和相關的票證,根本就買不到。
在劉弘毅的記憶中,這玩意,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很多中小城市還是妥妥的稀罕品。
國產品牌,好像根本就沒有。
可以試一試!
楚州地區是沒這個科研實力的,但慶華大學應該有。
哪怕剛剛經歷特殊時期,慶華大學其實依舊有著不弱的科研實力,只是沒有把這個實力發揮出來罷了。這就是為什么劉弘毅提出來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在慶華大學成立科研部。
搞科研,除非是基礎理論,否則必須在實踐中才能進步,才能出成果。
見劉弘毅突然沉默不語,艾小雨還以為他生氣了,急忙低聲說道:“我以后不去英語角了……”
模樣像極了做錯事的小姑娘。
劉弘毅笑起來,揉了揉她的頭發,說道:“沒事,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剛才在想另外的問題……走吧,叫上你的室友,還有秋梅,我們找地方吃飯去。”
“好啊好啊……”
艾小雨才是真正的小姑娘心性,聞言頓時就開心不已。
很快,他們就會合了艾小雨的三個室友。
艾小雨她們宿舍,住的是8人間,但空著一個鋪位,所以一共是7個人。
謝曉君只找到兩個,另外三位,沒找著。
在沒有手機傳呼機的年代,找人真的得看運氣。
“那下次有機會再請她們幾位吧,不著急,還有好幾年呢。”
劉弘毅笑哈哈地說道。
面對這樣一群“小孩子”,劉教授的心情總是很不錯的。
“大家想好了去哪吃飯嗎?”
頓時幾個小姑娘便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謝曉君也是剛把她們找到,大伙還沒商量好吃飯的地點呢。
見她們嘰嘰喳喳的拿不定主意,劉弘毅笑著說道:“大家吃得慣俄國風味嗎?吃得慣的話,咱們去老莫吧。”
老莫,就是莫斯科餐廳。
在這個年代,那是妥妥的高檔餐廳的代名詞。
甚至可以說代表著北都餐廳的最高檔次。
劉弘毅這話一說,其他人倒也罷了,一名本地姑娘卻有點犯愣怔,隨即小心翼翼地提醒劉弘毅:“劉弘毅同學,莫斯科餐廳很貴的……”
就算是本地人,絕大多數對老莫都是只聞其名,并沒有真正去品嘗過。
過日子嘛,還是要節儉。
劉弘毅笑道:“沒關系,主要就看大家吃不吃得慣西餐。”
謝曉君大大咧咧地說道:“你都這么說了,咱們吃不慣那也得吃啊。”
這話很有道理,必須得給劉大帥哥一個面子。
當下一行人嘻嘻哈哈的出校門去搭公交車。
劉弘毅有個二手單車,這些在校學生可沒有,出門必須搭公交。
這就是為什么現在才十點多,大伙兒就忙著去吃中飯的原因——必須得給交通預留一個半小時以上的時間。
你還真指望這個年代的公交車,和后世的地鐵一樣準點準時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