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倒是個好套路。
劉弘毅忍不住笑了起來。
“老師,我們這次南交會,除了家用電器和簡易風家具,還有什么商品?要不要把微機也帶上?這個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劉弘毅提出了建議。
對趙遠方邀請他當“隨身老爺爺”的建議,算是直接接受了。
他也想去南方市看一看。
在江口特區沒有正式建立的時候,改革開放的東風,率先在南方吹拂。嶺南人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歷史上就有許多海外“關系”,生意經根植于他們的靈魂深處。
政策一改變,他們總是最先聞風而動的那批人。
這也是國家一年后決定在江口建立第一個經濟特區的原因之一。
微機推廣,從南方開始,很合理。
“好,都聽你的。”
見劉弘毅答應和自己同行,趙遠方不勝之喜,一口答應。
“老師,我還建議啊,咱們這次去南交會,還可以組建一個考察團隊,邀請一些經濟學家,還有外語系的同學參與。”
“對南方目前的情況,多做調研考察。”
“我們的調研報告,將有可能給決策者提供一些參考。”
在他看來,作為國內的最高學府,就應該承擔起這樣的責任。
趙遠方想了想,說道:“可以,我給校長打報告。”
隨即又神秘地一笑。
“我只要跟他說,這是你的建議,他老人家就一定會重視的。”
趙遠方猜得一點沒錯,邰校長果然十分重視他們的建議。
但為了慎重起見,邰校長還是向饒喜韶做了匯報,饒喜韶思慮片刻,原則上同意了慶華大學的申請,讓他們派一個調研團隊和參會團隊一起去南方市。
參會團隊主要任務是展覽慶華大學的校辦企業產品,調研團隊則是調查研究目前在南方市乃至整個嶺南省發生的一些變化,做出調研報告,給決策者做參考。
雖然饒喜韶同意了慶華大學的申請,但轉頭又給他的上級領導做了匯報。
結果非常不錯,上級領導笑著夸獎道:“很好嘛,慶華大學現在事事都考慮在前邊,確實有高等院校的眼界和擔當。就讓他們去闖一闖,也是難得的經驗,說不定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下饒喜韶算是吃了定心丸。
雖然政策已經開始轉變,但貫徹落實,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可以借鑒的經驗,只能靠自己摸索。能夠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大家心里也比較安然。
邰校長那邊,立馬雷厲風行地落實起來。
參會團隊,自然是以趙遠方為主,劉弘毅擔任他的副手。
目前劉弘毅雖然只是一個學生,但他的官方身份,也是分量很重的。慶華大學學生會副主席,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委員。他擔任三產辦主任趙遠方的副手,其他人還真就不能不服氣。
因為臨時增加了微機展覽這個項目,趙遠方指定由趙漢民帶隊。
同時三產辦這邊,還組織了一個后勤團隊。
這其實要算是趙遠方的一點私心。
趙主任把他老婆,還有趙漢民的老婆白誠誠都劃拉進了后勤團隊。讓她們去南方“見見世面”,聽人說,那邊有許多“好東西”,別的地方見不到。
好像是通過不正規的渠道,從維多利亞那邊進來的。
擱在北都,這種事是不敢想的。
北都也有許多“高端產品”,但都在涉外商店,想買的話,得有外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