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快試試……”
幾名姑娘七手八腳地擺弄起那臺小小的機器。
劉弘毅笑嘻嘻的,自然也不阻攔。
不要問為什么他一個外校的男生,能夠跑進北師大的女生宿舍。
問就是他和宿管阿姨認了干親。
叫宿管阿姨嬸子。
宿管阿姨本來不想認這個“侄兒”的,但沒辦法,人家給得太多了。
就問來自南方市的正宗嶺南點心,宿管阿姨喜不喜歡?
那種漂亮的太陽鏡,宿管阿姨喜不喜歡?
這種東西,老貴了。
在友誼商店,需要用外匯券才能買到,光有錢還不行。
這樣的“侄兒”,哪里還有?
我打算把整個女生宿舍都賣了來換幾個!
幾個女人圍著那臺小型錄放機,以為能聽到什么好聽的歌曲,不料從中傳出來的卻是一段流暢的英語。聽聲音,是劉弘毅錄的。
“咦,怎么沒有歌曲啊?”
謝曉君便嚷嚷起來。
劉弘毅笑道:“南方倒是有歌曲磁帶賣,我沒敢買。”
都是從維多利亞那邊傳過來的“靡靡之音”。錄放機可以買,用來學習嘛,沒毛病。但他堂堂一個慶華大學科技委員,校學生會副主席,跑一趟南方,就為了偷偷帶一些“境外”的“流氓歌曲”回北都,就問這個名聲,誰能背負得起?
改革開放才剛剛開始,群眾的觀念,短時間內不是那么容易改變的。
有些風險,劉弘毅根本就不想去冒。
要聽歌,可以,去正規的音像商店買正規的磁帶吧。
只有譚秋梅很認真地在聽那流暢的英語朗誦,大眼睛亮晶晶的,臉上全是興奮之情:“曉君姐,我覺得,用這個錄音機學英語,太方便了……”
“這不就等于,劉老師在給我們上課嗎?”
她這么一說,其他幾個女生也回過神來,頓時就更加興奮了。
“對對對,是這個道理……嘻嘻,劉弘毅給咱們小雨單獨上課的時候,咱們也不能偷聽啊,是吧?”
謝曉君嘻嘻哈哈的。
艾小雨就紅著臉捶了她一下。
“哎,劉弘毅,這個東西,多少錢啊?”
“一百塊!”
“啊?才一百塊?也不貴啊……”
一百塊多嗎?
當然很多。
普通工人兩個多月的工資呢。
但這可是學英語的神器啊,等于請了一個私人家教,一對一的教口語。
這么算一下,又很便宜了。
“你那里還有沒有?有的話,分我一個啊……”
“我也要我也要……”
女生宿舍一下子就沸騰起來。
不知道的,一準會懷疑,她們到底要什么?
三產辦從南方市回來之后,趙遠方的行政級別提了一級,成為副地師級干部,和院系一把手平齊了。而手里的實權,可能比普通的院系主任還要大得多。
趙主任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擴大家具廠和電器廠的規模。
不是一般的擴大,而是翻著跟斗的擴。
原先在校內搞的那些個“小車間”,完全不夠了。
邰校長親自出馬,“到處求人”,終于在郊區搞了塊地皮,開始大張旗鼓地搞工廠。
遇到這種大事吧,趙遠方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問一下“老爺爺”。
別懷疑,劉弘毅同學又能蹭飯了。
還是在三產辦的小食堂。
包廂的餐桌上擺著四菜一湯,還有酒。
60度的二鍋頭。
見到這個架勢,劉弘毅就忍不住笑了起來:“老師,您就算對我有意見,也沒必要下這樣的狠手吧?”
就他倆,搞完這瓶二鍋頭?
劉委員今兒個不用回去上課了。
趙遠方一揮手,說道:“少扯淡,坐。能喝多少算多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