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己親自帶隊,周書記不相信易學群“會搞事”。
馬上就要大四,面臨著畢業分配。
誰都不會拿自己的前程開玩笑。
周書記手里,可是拿捏著給他們寫評價的權力。只要他筆桿子歪一歪,易學群就要吃大虧。那些重要的國家部委,或者北都市重要的局委辦單位,都不要想進去。
除非你真的有很強大的關系網,可以完全無視慶華大學的評價。
應該說,周書記這個自信很有道理。
他身為副地師級干部,來到“小小”的慶邊縣,那也是非常有排面的。
當然,慶邊是首都的轄縣,級別比普通的縣要高了整整一個大臺階。名義上是縣,卻享受著和區一樣的待遇,縣委書記那是妥妥的正地師級。
不過出于對慶華大學的尊重,慶邊縣對于這次送課下鄉活動,給予了充分的重視。
專門委派了縣教委主任柯景亮和周書記對接。
這位柯景亮,就是柯敏的叔叔。
艾小雨很敏感,湊到劉弘毅耳邊,說道:“我怎么覺得,這位柯主任很關注你?”
是的,艾小雨也是他們送課下鄉活動組的一員。
艾小雨雖然不是慶華大學的學生,但她自愿來參加這個義務活動,慶華大學自然表示熱烈歡迎。
人艾小雨可是北師大的高材生。
送課下鄉,正好專業對口。
而且,艾小雨的理由同樣十分充分:她是劉弘毅的對象。
劉弘毅笑道:“沒事,不用擔心。等這邊活動結束了,我帶你去鎮南那邊旅游去。”
“好呀……”
艾小雨展顏一笑。
至于為什么是去鎮南旅游而不是去其他地方,她也沒問。
反正這些事情,都是劉弘毅做主。
她只要和劉弘毅在一起就行。
這么說吧,這個年代,名氣最響亮的旅游區,就在鎮南。
“桂州山水甲天下”(好無奈啊,不能實名)。
這句話實在太有名了,讀過初中的人都知道。
坐在他們不遠處的徐文心,不時往這邊看一眼,眼神有幾分復雜。
送課下鄉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
慶邊縣教委組織了一大批高中復讀生,社會有志青年和即將參加明年高考的學生來聽課。
自從77年恢復高考之后,連續三年,都是延續77年的高考政策,對于考生的要求范圍,放得很寬。回城知青,社會待業青年,在職干部職工,現役軍人,年齡三十周歲以下者,都可以參考。
自然也就不存在復讀生不許參考的問題。
要到八十年代之后,才會逐漸的改變。
慶邊的家長和學生們,聽說是慶華大學的高材生送課下鄉,具皆歡呼雀躍,奔走相告,十里八鄉的有志青年,全都趕到縣里來聽課。
這是劉弘毅的強項,一如既往的發揮穩定,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的贊揚和欽佩。
但徐文心卻看出有些不對。
縣里的通訊員,主要的采訪對象,并不是公認講課講得最好的劉弘毅,而是易學群。
別懷疑,縣里宣傳部的通訊員,其實就可以看作是“記者”。因為他們寫的文章,是經常見報的。實際上,每個縣里的宣傳部,每年都有發表任務。
內部文件規定得清清楚楚,每年必須在國家級報刊上發表多少文章,在省級報刊上發表多少文章。
這是硬性指標。
為了完成這些指標,通訊員不但需要寫好稿子,還需要和報社搞好關系。
毫無疑問,慶華大學高材生送課下鄉,這樣的題材有著比較重大的宣傳價值。借助慶華大學的大牌子,這樣的通訊報道,有很大的機會登上《群眾日報》。
縣里的通訊員,不采訪劉弘毅,卻重點采訪易學群,讓徐文心覺得心里很不舒服。
她的內心深處,一直都是非常感激劉楚安劉弘毅父子的。
要不是他們對自己的關心,自己絕對要在楚州鄉下的知青點多待半年。而且徐文心對劉弘毅的才華,佩服得五體投地。
“劉書記,他們這是什么意思?”
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徐文心氣呼呼地將自己心中的不滿表露出來。
劉弘毅微笑說道:“文心同學,不要在意這些事情。我們這次送課下鄉,為的是充實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幫助他人。只要這兩個目標達成,我們的任務就完成得非常好了。”
“可是他們這樣做,也太明顯了吧?”
“就算要捧易學群,也沒必要把我們都比下去啊!”
“尤其是你,誰不知道,你才是講課講得最好的老師。”
“可是對我們又有什么損害呢?”
劉弘毅反問道。
徐文心愣了一下,仔細想想,要說實際的損害,那還真沒有。
“文心同學,這個世界上,永遠都不存在絕對的公平。每個人都會利用自己的資源,讓自己獲得更大的利益。只要他不損害其他人的利益,那就沒什么不好的。”
“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自己“搶”了易學群的學生會主席,就讓他在其他方面撈回一點好了。
斤斤計較,豈是大丈夫所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