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毅眼下正在組裝的這臺手搖式脫粒機,就是紅星廠生產的,前幾天專程給他送過來的。
當然,并不是說,“劉公子”現在開始在楚州耍“特權”,擺衙內的架子。
這是一筆生意。
紅星農機廠專門派了一個銷售團隊,開著卡車,運了許多農機樣品過來,準備在北方建立紅星農機廠駐京辦事處。這臺手搖式脫粒機,是順便帶過來的。
對于全國各地其他工廠而言,這絕對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騷操作”。
啥?
一個地區的小小農機廠,要在北都建辦事處?
幾個菜就喝成這樣?
但這種事,在劉弘毅的堅持下,楚州地區還真就干了出來。
據說還是艾高峰親自下的指示。
“只要產品過得硬,在北都搞個辦事處怎么不行了?”
這是艾書記的原話。
實話說,劉弘毅就是在“打樣”。
改革開放,有太多“敢為天下先”的例子,每一個“第一次”,總是要有人去嘗試的嘛。只要紅星農機廠趟出了這條路,后邊的效仿者,會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
劉弘毅不但理論知識強,動手能力也不弱。
很快,就把這臺小型手搖式脫粒機組裝完畢,脫粒機的正面,鑲嵌著“紅星”兩個行楷字,背面的搖把正中,則鑲嵌著一顆鮮艷的紅色五角星。
整個機器設計得簡潔明快,外形美觀大方,渾身上下都透出一股這個時代的“科技感”。
“真漂亮……”
已經有同學忍不住贊嘆出聲。
“漂亮是漂亮,就不知道管不管用……”
也有同學將信將疑。
劉弘毅笑道:“管不管用,試試不就知道了?”
是這個理兒!
劉弘毅將脫粒機立好,將一個竹撮箕擺在下邊,拿起一顆苞米棒子,塞進脫粒機的口子,轉動搖把,下一刻,金燦燦的玉米粒,就從下邊的漏口中掉落而下。
幾秒鐘時間,一根光禿禿的玉米芯,從脫粒機側面的漏口中滑出來。
“哇……”
圍觀人群中頓時響起一片驚呼聲。
劉弘毅又拿起一根玉米丟進脫粒機,再次轉動搖把,重復剛才的過程,流暢絲滑。
看他輕松愜意的樣子,根本就沒怎么使勁。
“這玩意這么好用的嗎?”
圍過來看西洋景的社員們紛紛發出驚嘆。
“這個,劉……劉主席,你們慶華大學還生產這種機器的嗎?”
車田大隊支書也在圍觀的人群之內,忍不住驚訝地問道。
劉弘毅笑道:“嚴支書,這是靜江省楚州地區的紅星農機廠生產的,這一臺是他們送給我的樣品。”
“呵呵,以前我們大隊其實也有不少脫粒機,后來大煉鋼鐵,全都回爐了……”
嚴支書禁不住感嘆地說道。
因為他們不是玉米主產區,每年生產的玉米并不算太多,所以這些年一直都在用手工脫粒的最古老方法。反正以前都是吃大鍋飯,大家混在一起干幾天,也挺快活的。
“這個,劉主席,我可以試試嗎?”
眼見劉弘毅又輕松搞定一根玉米棒子,嚴支書也禁不住手癢難捺。
“當然可以了,嚴支書請!”
劉弘毅隨即讓開位置。
嚴支書興致勃勃地拿起一根玉米棒子塞進去,照著劉弘毅剛才的樣子,搖動手把,輕輕松松,就完成了脫粒流程。
“哈哈,當年那個感覺又回來了……”
嚴支書一口氣試了十來根玉米棒子,都是順暢絲滑至極,臉上露出回憶的神情。
“還是機器省事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