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只是聽劉弘毅說過楚州地區這兩年的變化,還沒親眼見識過呢。
“各位領導,楚州地區的變化,是方方面面的,為了方便表述,我按照不同的領域來進行匯報吧。”
“首先就是農業工作。”
“大家都知道,農業工作是一切的基礎。無農不穩。”
“從77年開始,楚州就進行了承包責任制的嘗試。一開始的時候,是按生產隊承包,去年國家的政策明確之后,就是直接包產到戶了。”
“兩年來,楚州的糧食生產,打了大勝仗,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連續兩年,糧食大豐收,增長比例超過百分之百!”
“百分之百?”
會議室再次響起驚呼聲,眾人的表情,又再次變成不敢置信。
龍祥地區是去年年底搞的聯產承包責任制,還有個別偏遠公社沒有完全落實下去,依舊是大鍋飯模式。從今年的水稻播種和生長情況來看,增產增收已經成為定局。
但縱算按照最理想的預計,也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增產效果。
能增產百分之五十,在大家看來,都是難以想象的巨大成績了。困擾了大家不知多少年的吃飽飯問題,終于看到了解決的曙光。
而現在,這個年輕小伙子卻告訴大家,在楚州地區,糧食產量竟然連續兩年增長超過百分之百。
兩年翻了四番!
這是什么概念?
簡直不可思議。
“當然了,今年的晚稻和其他秋糧還沒有打下來,只是預計。但結果不會相差太遠的。”
劉弘毅又加上一句。
“要達成這樣的效果,并不是簡單地把土地和生產資料分配給每家每戶那么簡單,政府方面,還需要做大量的細致工作。”
“是怎樣的細致工作?”
邰正陽禁不住問道。
這可不是邰校長給自己的學生捧哏,他是真的想要了解清楚。
這些經驗,都將成為今后幾年之內,鎮南對全省農業生產工作的“指導方針”。
劉弘毅說道:“報告邰書記,這個工作比較龐雜,簡單來說,就是由地區農委和各個縣的農委牽頭,專人專責。把地區和各縣對農業工作的具體指示,一條條的落到實處。”
“比如說種子,要根據各地土壤,氣候的不同,統一由種子公司供應。”
“比如說農藥化肥這些,都要提前做好準備,保證能夠按時供應給每家每戶,不能誤了農時。旱季的時候,各個縣和區鎮公社,水庫和山塘管理,都要制定詳細的供水計劃,盡量保證更多的優質農田能夠得到水源澆灌。”
“兩年來,地區農委和各縣農委,還有農科院農科所,種子公司,都有詳細的工作計劃。如果鎮南的同志去楚州實地考察,到時候可以讓他們把這些計劃和實施細則都送給鎮南同志一份,作為參考。”
“好好,下個月就過去,我親自帶隊去考察!”
邰正陽十分興奮地說道。
劉弘毅便微笑點頭致謝。
鎮南省委第一書記親自帶隊去楚州考察,對鎮南的工作自然是大有裨益,那對楚州有沒有好處呢?
當然有!
這就是對艾高峰,劉楚安,司馬武等主政楚州的負責同志最大的肯定。
到時候,這個新聞是一定會上報紙的,并且有很大的概率上《群眾日報》。領導們都會看到。
劉弘毅估摸著,等這個新聞登上《群眾日報》,大概率就是艾高峰離開楚州的時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