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啊,你要是能連續擔任兩屆甚至三屆的科技委委員,那你在學術界的地位,就能徹底穩固下來。以后不管你從事什么工作,你在學術界,都是有發言權和號召力的。”
趙老師很認真地說道。
“雖然我也知道,以你的能力,你不太可能局限于科技這一個領域。你的天地很開闊……但我還是建議你能繼續在學術界占有一席之地。這個陣地,丟掉可惜了。”
“以后不管你干什么工作,來自學術界的助力,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劉弘毅朝趙遠方欠身為禮,由衷地說道:“謝謝您,老師。”
趙遠方這真的是為他著想,掏心掏肺。
而且他還不是緬北的。
趙遠方哈哈一笑,擺了擺手:“謝啥啊,我這還不是為我自己著想。實話說,我只要一想到兩年后你就要離開慶華,我這心里就一點底氣都沒有……”
這話吧,一半是開玩笑,一半也是實實在在的。
劉弘毅嚴肅地說道:“老師您放心,慶華這塊陣地,我也不可能放棄。”
傻子才會放棄慶華大學這塊寶地。
想想慶華的校友會吧。
劉弘毅給慶華做的貢獻越大,在慶華的影響越深遠,那些牛逼拉轟的前輩校友,就越會關注他,記得他。
在關鍵時刻需要做選擇的時候,如果劉弘毅和另外的競爭者實力相當,那這一點就會變得極其要緊。前輩校友會下意識地偏向他。
劉弘毅也一直都在考慮,自己畢業之后,要如何保持在慶華大學的“存在感”。
趙遠方這個建議,當真是絕妙。
而且絲毫都不用懷疑,齊校長一定會答應的。
齊校長何嘗不想讓他留在慶華?
“老師,咱們聊回剛才那個話題。”
“上次我給您建議,三產辦要組建自己的管理團隊,現在我看也已經頗具規模了。”
對劉弘毅的任何建議,趙遠方都是異常重視的。
況且劉弘毅說得是真有道理,三產辦到了今天的規模,再靠他一個人單打獨斗,累死他也忙不過來。所以這幾個月,趙遠方抽調了不少人員到三產辦來充實管理隊伍,已經把架子搭起來了。
要不然,他還有閑暇在這唱“空城計”?
忙不死他!
“不過,內部管理團隊只是一個方面,一個完備的管理體系,還需要對外的團隊。”
“對外的團隊?”
“你是說銷售隊伍嗎?”
“我們也已經在組建了。”
趙遠方遞給他一支煙,說道。
劉弘毅急忙掏出火機給老師打著了火,師徒倆吞云吐霧。
“老師,銷售隊伍僅僅只是一個方面。”
“我們慶華大學三產辦,說白了,其實就是一個獨立運作的公司。以后規模只會越來越大。企業對外聯絡的公關部門,銷售部門,采購部門,都需要好好的建起來。缺一不可。”
“咱們一個一個來聊啊。”
“首先,我們要打造一個品牌。不是某個產品單獨的品牌,而是慶華大學三產辦這個品牌,和慶華大學本身一樣,要打造成一等一的大品牌。”
“這就需要一個能力強悍的公關團隊了。”
“名字呢,我已經想好了,就叫慶華科技。”
“我建議,我們要成立一個慶華科技創新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對內掛三產辦的牌子,對外就掛科技公司的牌子。”
“目前三產辦所有下屬企業和工廠,全部歸屬科技公司管理。”
“這樣做最起碼有兩個好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