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道理,劉弘毅自然是明白的。
給課題組發一萬塊錢現金獎勵,齊校長也是冒了極大風險的。
現在時間才剛剛進入1980年,全國各地都沒有一次這樣的先例。由慶華大學,由他齊森來開這個先河,鬼知道別人會怎么想?
搞不好就是犯錯誤。
“所以啊,你打算怎么分配這筆獎金?”
劉弘毅確實頭疼,反問道:“老師,您有什么建議?”
趙遠方說道:“我的建議就是平分。課題組有一個算一個,不管是你還是趙漢民,又或者是打雜的小同學,只要正式列入課題組名單的,全都算。大家平分這筆獎金。”
“這樣,就不怕有人說閑話了。”
“總座高見!”
劉弘毅跟他開了句玩笑。
趙遠方的想法,跟他不謀而合。
劉弘毅也是這么想的。
趙遠方就拍了拍他的胳膊,贊嘆道:“我就知道你小子大氣,拎得清。”
一萬塊錢。
這個誘惑可不小。
趙遠方也并不知道劉弘毅現在是個“土豪”,早已經跨過了“萬元戶”那道坎兒。
他是組長,又是一等功,他要給自己多分點兒,完全不過分。
倘若擱在后世,課題組的獎金,組長能分走一多半兒。
回到系里,劉弘毅二話不說,就召集大伙兒聚餐吃飯。
獎金的事兒,他準備在吃飯的時候,大伙兒一塊合計。雖然他心里已經有了計較,但也想再聽聽其他組員的意見。
課題組取得了這么大的成績,叫大伙兒一起吃頓飯,是理所當然的。
十幾個人高高興興的跑到學校附近的餐館聚餐。
正式列入課題組名單的,一共十六個人。
其中就包括全旭這樣的“醬油哥”。
劉弘毅讓大家各自點一個喜歡的菜,但餐館表示不能滿足客人這個“無理的要求”。
特么整個餐館的菜單上你也找不齊十六個菜名好吧!
最后,劉弘毅同學終于體會到了后世段子手的“樂趣”——炒一本兒!
這家餐館還是國營的,也還是老一套服務手法。
自己去端菜,自己拿筷子,自己打飯。
想讓老娘伺候?
門都沒有。
不過眼下,大家都習以為常,自然也不可能有人去計較餐館服務員的態度,一個個搶著端菜打飯,徐文心細心地用一個看上去洗得最干凈的杯子,給劉弘毅倒了一杯汽水。
這是這家國營餐館提供的唯一飲品。
當然,酒也是有的。
考慮到待會還要商量事兒,劉弘毅提議不喝酒。
除了全旭等少數幾個酒蒙子表示了委婉的“抗議”,其他人都十分贊成劉委員的建議。
這幫搞學問的,能有幾個好酒量?
“來,同志們,我們碰一下杯!”
劉弘毅端起汽水,站起身來,大聲說道。
然后說了一番吉利話兒。
“干杯!”
大伙兒開開心心地碰杯喝汽水吃菜,心情說不出的愉悅。
尤其徐文心,臉頰紅撲撲的,異常興奮。
話說有幾個大學生,在學校的時候,就能榮立個人二等功的?
跟著劉弘毅,就能夢想成真。
知識分子的“飯局”,自然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大家一邊吃喝一邊商討著后續的改進措施,力爭要把這個項目越做越強。
等飯局逐漸進入尾聲,劉弘毅才提起“正事”。
“同志們,和大家商量個事兒啊,就是學校這個獎金,應該怎么分配?”
“你說怎么分配就怎么分配唄,你是組長!”
毫不意外,第一個開口支持他的,肯定是全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