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可知道,劉弘毅這次專程來嶺南,是有重要工作要向她父親匯報的。有些機密,她不方便聽。自幼生長在這樣的高干家庭,于可的保密意識早就被培養出來了。
書房里,劉弘毅向老將軍匯報了自己的想法。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于東海將軍的眉毛輕輕揚起,來了興趣。
“具體怎么個搞法,你說說看。”
“司令員,特種作戰。”
特種作戰,在我國并不是一個新鮮名詞。早在1937年,上海抗戰時,國軍就有了特種作戰部隊。新中國成立之后,第一支真正的特種作戰部隊,是在1988年成立的。
但特種作戰其實一直都存在。
在此之前,各部的偵察兵承擔著特種作戰的任務。
“司令員,雖然我們部隊的偵察兵一直都在擔負著特種作戰的任務,但我認為,還是有必要成立一個真正的特種作戰部隊。在軍區各部挑選尖子,組成這支部隊。”
“任何一支部隊,要想快速成長起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實戰。”
“猴子們一直都不安分,時不時的在邊境地區鬧騰,我認為,應該給他們一些教訓。也是一個練兵的好機會。”
大戰剛剛打過,小規模的沖突一直存在,正是練兵的好時機。
“三所那邊,我前段時間給段為民主任交了一個設計,就是研制一款軍用霰彈槍。他正在組織攻關,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應該很快就能定型。”
“復雜地形和夜間遭遇戰,霰彈槍的殺傷效果,比步槍要強,比沖鋒槍也要強。”
“正好裝備特戰部隊。”
“另外,我已經給學校打了報告,齊森校長和趙遠方老師都很支持我,給我撥了一千萬的科研資金,我打算從新學期開始,就全力以赴改進現有的相控陣雷達系統,想辦法搞一個適用于前線戰場的微波監測系統出來。”
“這個東西,如果能夠實現小型化輕量化,用在前線地區,那效果應該會非常好。”
“正好可以配合特種作戰。”
劉弘毅老神在在地說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似乎對于研究這個戰場微波監測系統很有把握。
于司令員沉吟著,沒有立即給出答復,反倒望向黃永輝,問道:“永輝,你的意見呢?”
黃永輝乃是經過實戰磨煉的戰斗英雄,他去年在戰場上那套打法,其實很多時候就是特種作戰的模式,帶著一支小分隊,勇猛穿插,深入敵后,連續端掉了敵人的據點和炮兵陣地,為后續大部隊打開進攻通道。
黃永輝摩拳擦掌的,興奮地說道:“司令員,我覺得可行。”
“猴子們老是不安分,大部隊不敢動,總是排小分隊來惡心人,時不時的搞一下偷襲。我們要是放任不管的話,長此以往,他們的野心只會越來越膨脹。”
“我看啊,弘毅這個建議非常好,我們就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搞小分隊,我們也搞小分隊,摸清楚他們的規律之后,主動出擊,把他們的前哨陣地都打掉。”
“沒有了這些前哨陣地,我看他們拿什么來搞偷襲。”
“我們現在反正有35榴,40榴,再加上弘毅說的那個霰彈槍,晚上摸過去,一頓猛打,夠他們喝一壺的。”
老將軍的嘴角,浮起一絲笑容。
拜會過于東海將軍后,劉弘毅和黃永輝次日直飛寧州。
艾小雨留在南方。
于可要和她去逛街。
這年頭的南方市,相對于內地而言,還是很可以逛一逛的。從維多利亞那邊,悄摸嘰兒地涌進來很多有趣的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