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弘毅點了四個炒菜一個湯,白辣椒炒肉片6毛,爆炒腰花9毛,油炸魚塊8毛,蔥花雞蛋餅5毛,鹽菜湯3毛,米飯一個人5分錢,不限量。
沒有超過一塊錢的肉菜。
合計3.35元。
劉弘毅掏出錢包,付了5塊錢。
劉武急了,他掏錢的速度,比劉弘毅慢了一點,主要是他的錢用手帕包著的,打開手帕的動作遠不如打開錢包那么利索。
被劉弘毅搶了先。
“劉老師,這哪行啊……這頓飯必須我來請……”
看得出來,劉武是真的著急,額頭上都滲出了汗水。
劉弘毅擺了擺手,笑著說道:“劉武哥,你就不要跟我客氣了,誰請都是一樣的。我有工資。待會啊,你們幾位只要好好跟我聊一聊家里的情況,就算是幫了我一個大忙了。”
“我在搞社會調研。”
三塊多錢,對于現在他的來說,是真的不值一提。
但對于劉武他們而言,很可能就是兩三天的總收入。
這兩三年,楚州地區的生產發展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比前幾年要高得多,但對于大多數農民而言,全年的人均總收入,也就在三百塊錢左右。
在其他地區,收入更低。
劉武滿頭大汗的,連聲說道:“劉老師,你想問什么,我都告訴你,這頓飯,還是我來請……”
劉弘毅從服務員手里接過零錢,笑道:“你看,都已經找錢了……對了,服務員,你們沒有新鮮蔬菜嗎?”
“不好意思啊,劉老師,現在是冬天,只有洋芋,紅蘿卜,還有菌子……”
服務員姑娘很機靈,跟著劉武叫劉弘毅為“劉老師”。
楚州地區方言,洋芋就是土豆,紅蘿卜則是胡蘿卜。
北方的冬天蔬菜還有大白菜,但南方比較少見,價格也比較貴。
至于菌子,那是楚州地區的“特產”。
自從陽溝農場利用防空洞人工培育食用菌之后,楚州地區的冬天的蔬菜,就多了一個蘑菇。
劉弘毅點點頭,說道:“那就加一個炒紅蘿卜絲吧。”
服務員姑娘看了看他們,說道:“劉老師,你們只有五個人,已經點了五個菜,足夠了,點多了吃不完,浪費。”
好吧,這個理由很靠譜,成功說服了劉弘毅,當即從善如流,沒有再加這個炒紅蘿卜絲。
“小雨,回去之后就給艾伯伯打電話,大寧那邊,可以嘗試搞大棚菜了……大城市冬天的蔬菜供應,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當然,楚州肯定也是要搞的。
大棚菜搞起來,不但能大大緩解城市的蔬菜供應壓力,而且可以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為一大批人找到工作崗位。
如果發展得好,還能成為城市支柱產業之一。
楚州這邊,可以順便把大棚用的塑料薄膜也生產出來,這可是大生意。
以大棚蔬菜和水果今后的發展趨勢,誰搶先一步搞了這個薄膜產業,就能吃到最大的那塊蛋糕。
“大棚菜是什么?”
艾小雨好奇地問道。
劉弘毅這個“策略”果然管用,他一轉移話題,劉武就不好再跟他爭搶付賬的事了,只能安安靜靜地聽劉弘毅說話。
在這樣的“貴人”面前,他們三人都很緊張。
劉弘毅笑著解釋道:“就是反季節蔬菜。用塑料薄膜搭建起來保溫的蔬菜基地,就可以在里邊種植蔬菜和水果,可以不用遵循季節性,一年四季都能供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比如說現在這樣的季節,我們也能吃到絲瓜,黃瓜,還有葉子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