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搶著說道。
劉英便郁悶地看了哥哥一眼。
好不容才找到和劉弘毅說話的機會啊,你老是搶答干什么?
親哥無疑!
劉弘毅贊嘆地說道:“那太好了,難怪……”
難怪劉武這么快就找到對象了,而且長得還不錯,應該比他嘴里說的那個“丑死了”的向文娥要好看得多。
“那,賣豬難不難?收購站那邊,有沒有拒收過?”
劉弘毅很清楚地記得,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僅僅幾年時間,農村就出現了賣糧難的情況。
現在楚州地區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養雞,還有人養牛養羊,生豬存欄量超過兩百萬頭。劉弘毅擔心,會出現賣豬難的情況。
劉武馬上答道:“不難不難,收購站很好說話,只要超過一百五十斤毛重的豬,他們都收,價格也公道。聽說是要出口到國外去的,賺外匯呢……”
劉弘毅哈哈一笑,倒是忘了這茬。
當初悄咪咪地搞飼料廠,養殖場,打的牌子就是出口創匯。
看來這條路子算是走通了。
豬肉和肉制品都是出口創匯的大宗農產品。
不過劉弘毅覺得,應該給自家老子提個意見,適當地減少生豬養殖數量,增加一定比例的肉牛和黃牛養殖數量。
不少西方發達國家,對牛肉的接受度比豬肉更高。
賺外匯主要是就是賺他們的錢嘛。
很快,其他幾個炒菜也送了上來,劉英搶著去給劉弘毅裝了一大碗米飯過來,又拿起一雙筷子,在茶水桶那邊沖了一下,雙手遞給劉弘毅。
“謝謝!”
劉弘毅客氣地道了謝。
劉弘毅羞澀地一笑,又忙著給艾小雨盛飯拿筷子。
通常劉弘毅是奉行“食不言”的,但今天這個情況,不說話明顯不合適,劉英劉武他們會非常拘謹。于是劉弘毅打破自己的慣例,邊吃邊聊。
“劉武哥,說說這兩年家里的情況吧,比以前的日子是不是要好一些了?”
劉武急忙答道:“好得多了……好得太多了……地區的政策好,我舍得花力氣干活,家里打的糧食夠吃,還有剩余,我們就喂了雞鴨豬牛,農閑的時候,我又到縣里來打零工,幫人家建筑工地干活……現在啊,到處都在建工廠,需要很多小工幫忙干活,我還學會了泥瓦匠的技術,現在是大工了,一天兩塊五毛錢的工資,現結。”
劉弘毅便連連點頭,開玩笑地問道:“那嫂子家里,要多少彩禮啊?”
一提到這個話題,他對象就很害羞,劉武卻笑哈哈的:“也不要多少,就是一百塊錢,一臺縫紉機……我們是在工地干活的時候認識的,她人很好,不嫌我家里住得遠……”
“說起來,劉老師,真的要萬分感謝你呢……”
“要不是你幫我家小英伸了冤,讓她上了中專,她就得嫁給那個向文化,我也得娶那個向文娥,我是真的一點都不喜歡她……”
“太感謝你了,劉老師!”
聽了這個話,劉英的眼圈便紅了,也不知是激動還是感動。
劉弘毅擺擺手,笑著說道:“這都是應該做的,劉武哥你以后千萬不要再提這個事了。”
大家聊著天,劉武他們也就不那么拘謹了。
五個人將幾大盤子菜都吃得精光,除了艾小雨胃口小,只吃了一碗飯。劉英和劉武的對象,都吃了兩大碗飯。劉弘毅和劉武更是“主力”。
最后盤子里只剩下一些辣椒和一點鹽菜湯。
其實按照劉武在家里吃飯的習慣,盤子里不可能還剩下一點油湯的,必須涮盤子,吃得干干凈凈。
不過當著劉弘毅的面,多少還要“講究”一下。
吃完飯,劉弘毅問道:“劉武哥,你們今天下午要回馬頭去嗎?還是準備在縣里住一個晚上?”
劉武連忙說道:“我們買點年貨就要回去的,班車是下午三點。”
劉弘毅笑道:“你們還有其他同伴一起嗎?要是只有你們三個人的話,你們可以搭我們的車一起回去。我們反正也是要去巖山的。”
劉英驚訝地說道:“劉老師,你還會開車呢?”
“嗯,我去年考了駕照。”
幾十年駕齡的老司機了。
“這……這怎么好意思?”
劉武有點猶豫。
能夠搭便車回去,當然是好。從馬頭公社坐班車到縣城,要五毛錢一個人的車票。現在正是年關時節,班車里擠得不行。
“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正好順路嘛。”
劉英便不住對哥哥使眼色,讓他千萬不要再客氣。
姑娘家的心里,全都是劉弘毅的身影。
雖然她很清楚,自己不可能配得上劉弘毅,但哪個少女不懷春呢?
能夠和劉弘毅同車一程,將來老了,也有個美好的回憶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