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親案頭也有一份。”
“劉叔叔,我得說,這真的是一份殊榮。”
“尤其是在沒有得到上級明確指示和政策的前提下,你們就敢于嘗試,這份勇氣,著實令人欽佩。”
“尤其是今天這個接待日活動,更是令我眼界大開。”
“這算是開了先河……”
“不過劉叔叔,我有點好奇啊,為什么這個接待日活動,要在露天搞呢?”
“天氣這么冷……”
“完全可以考慮在室內進行啊。”
肖亞文在一旁插口說道:“就是,在外邊干凍三四個小時,你以為你還是年輕時候嗎?”
顯然她對此也是很不滿的。
只不過家里來了客人,她就不好跟劉楚安“理論”。
現在正好借這個由頭“發作”一下。
劉楚安哈哈一笑,說道:“一開始的時候,確實考慮過室內進行。但那樣一來,起到的示范作用,就要差一些了。”
“這個事情,我們也是第一次搞,沒什么經驗。”
“我主要是考慮,要先把影響搞起來,就好像搞經濟建設,要先打牌子。產品的牌子打響了,后邊的銷售就一點都不用愁。”
“我們就在地委大院門口,接待群眾,面對面地解決問題,任何一個群眾,都可以來旁聽。這可以把影響搞大一些。”
“一傳十十傳百,以后群眾有什么意見,就都敢向我們反映了。”
“下邊到底隱藏著什么問題,就瞞不住人了,我們都能掌握。”
辛元嘉便欽佩地點了點頭。
果然一門心思只想著怎么把工作做好。
劉弘毅笑著說道:“爸,關于這個接待日,我有幾個建議啊。”
既然他老子提前很多年把“電視問政”原始版本搞出來了,那他自然是要幫著完善一下的。
畢竟他劉弘毅同志,才是正宗“神棍”。
“你說。”
對自己兒子的意見,劉楚安歷來都是無比重視的。
辛元嘉等人也都很專注地看向他。
“第一個,就是宣傳渠道的問題。”
“咱們現在,只有一個廣播電臺,要盡快把楚州日報辦起來。另外,我們不是在所有基層黨支部都建了黨員活動室嗎?”
“文件可以直接下發到每個黨支部,務必在黨員活動室張貼出來。”
“黨員活動日,也要組織專門的宣講。”
“這樣一來,宣傳渠道的問題,就解決了。”
“另外啊,咱們那些公共活動場所,報欄要搞起來。”
“現階段,電視還不普及,大喇叭又有些擾民,而且聽不清。這個報欄,就是目前最好的宣傳手段了。不但張貼報紙,還可以張貼文件,法律條文。”
“每個居委會,工廠,大隊部,體育場,電影院,工會,都要搞報欄。各個黨政單位,就更不用說了。要盡可能的讓群眾都知道上邊有了哪些新政策,知道地區,縣里,各個局委辦都頒布了哪些和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文件。”
“這樣一來,他們就會做到心里有數。”
“爸,這個接待日活動,搞得非常非常的好,這是一個開創性的創舉,是值得所有地方學習的。”
辛元嘉等人聞言,都情不自禁地點頭。
他們很清楚,劉楚安在楚州搞出來的這個領導干部接待日,絕對會成為“楚州經驗”的一個閃光點,很快就會在全國各地推廣。
“但是我猜啊,您搞這個接待日,寒冬臘月的,在戶外一坐就是三個鐘頭,一開始,應該也是被逼無奈吧?”
劉弘毅笑著說道,調侃了一下自家老爹。
劉楚安也笑了起來:“就是你給我打電話說了劉英劉武他們兄妹的遭遇,我才發了那么大的脾氣。我發現,下邊的很多小動作,我們地委領導,居然完全不知道。結果導致下邊的群眾,受人欺負,有冤無處伸,這是渠道不暢通了。我考慮之后,覺得只有用這個辦法,才能最快地掌握基層的第一手資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