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就是一樣東西一樣東西地研究出來,所以現在才這么發達。除了下定決心,埋頭苦干,努力追趕,我們還有什么捷徑可以走呢?”
“未必人家還會把科學技術雙手給我們送過來?”
“但是楚安啊,你現在也是高級領導干部了,你也應該明白,每個人的思想都是不一樣的。哪怕大人物,也一樣有自己的局限。從他考慮問題的立場出發,可能他覺得自己才是正確的……”
“那現在應該怎么辦呢?”
劉楚安有些苦惱地問道。
對于黃安平,他自然是十分敬重的,也愿意接受他的建議。
黃安平顯然已經想好了對策,說道:“楚安,這個獎勵辦法,是必須馬上就搞嗎?還是說,可以再等一等?”
劉楚安微微一愣,隨即說道:“黃書記,稍微等一等,倒是無妨。但我是這么想的,這個獎勵辦法,當然是越早落實下去越好,要是拖上兩年,情況又不知道會起什么變化……”
“最重要的是,萬一到時候我調走了,新上來的同志,未必能下定決心搞!”
就現在還是個初稿,沒有正式實施,就已經驚動陳可平同志那樣的大人物了,并且給出了極其嚴厲的“警告”,換一個人,恐怕更沒有劉楚安這樣的擔當。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建議實際上是劉弘毅提出來的,對自己兒子的建議,劉楚安歷來都是非常重視的,但是換一個地委第一書記,還會這么重視劉弘毅的意見嗎?
黃安平笑起來:“楚安啊,你和老艾不愧是親家,這敢作敢當,不愿意把責任推給其他同志的脾氣都是一樣的。”
“這樣吧,我給你一個建議,化整為零!”
“化整為零?”
劉楚安表示不解。
“楚安,現在楚州地區正要地改市,四大經濟特區又要過來參觀學習,一舉一動都特別引人注目,在全地區搞這樣的大動作,反應肯定很大。”
“你何不搞個試點?”
“我們不以地區作為主體來搞嘛……比如說,摩托車廠,他們是企業,在內部搞一個獎勵制度,這不就很正常了嗎?”
“還有飼料廠,也可以搞嘛。”
“地委,是黨的機構;行署,是政府機構。以地委行署的名義來發十萬塊錢的獎勵,確實會讓很多人覺得太多了,條件反射式的就會反對,覺得這是個方向問題。”
“但是企業搞獎勵,那就正常了。”
“企業就是搞生產的嘛,就是要講究效益嘛……”
“十萬太多,那就獎五萬,也不是不可以啊。關鍵就是,造成既成事實!”
“當企業這么搞起來,大家一看,咦,效果還可以嘛……確實促進了生產,革新了技術,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到那個時候,反對的聲音就要小得多。”
“而且這個錢啊,也是獎給了在企業干實際工作的一線同志,這樣一來,也就不存在方向的問題了。”
“等水到渠成,地區再統一搞一個獎勵辦法出來,自然也就無話可說。”
劉楚安雙眼一下子變得亮晶晶的。
到底不愧是老大哥啊!
當初給艾高峰收拾了無數的“爛攤子”,現在又幫他劉楚安想出了這樣的好辦法。
“黃書記,太好了,這個辦法太好了……”
掛斷黃安平的電話,劉楚安急忙往辦公室外邊跑,他的趕緊找到秘書,讓他不急著把初稿和其他資料送到省里去。
得虧秘書和辦公室的動作沒有那么快速,還在整理資料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