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賢一雙眉微微一揚,同樣低聲問道:“怎么,弘毅先生有何指教?”
“當然是合作辦廠了。”
劉弘毅也不瞞著他。
“據我所知,國家正在研究,準備在近一兩年內,成立有色金屬總公司,統一來抓這個有色金屬的發展工作,而且會優先發展鋁業生產。”
“你也知道,鋁材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具有極好的前景。”
“如果左君想要在這個行業賺到最大的紅利,那就應該盡早入場,宜早不宜遲。”
“你來國內辦廠,也有一兩年時間了吧?”
“對國內的政策,應該也有所了解。”
“不管哪個行業,如果能夠吃到最早的那一波政策紅利,那是最有賺頭的……”
劉弘毅舌綻蓮花,死命的忽悠。
而且青木賢一就是很好忽悠的那種。
倒不是說他智商不夠,也不是社會經驗不足,關鍵在于,青木賢一本來就是比較敏銳的商人,他完全承認,劉弘毅說得很有道理。
國內正在搞改革開放,各行各業都是“百廢待興”,任何一個大行業剛開始搞的時候,政策方面通常都會比較寬松,反正是“摸著石頭過河”嘛。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入場,受到的掣肘越小,同時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和其他優惠傾斜。
不過青木賢一也是個人精,故作沉吟地說道:“弘毅先生,這一塊我沒有什么特別要好的朋友啊……而且資金方面,也有些緊張……”
劉弘毅就笑了,也不拐彎抹角,直截了當地說道:“左君,你老宅里最后那張存單,我幫你去想辦法。”
青木賢一的雙眼頓時變得亮晶晶的。
熠熠生輝!
和聰明人打交道,實在是舒服。
大學第四年,劉弘毅同學的學習和工作,極其繁忙。
太多的事情等著他去做了。
所以,現在劉弘毅同學有點后悔,自己為什么要管那么多“閑事”?要不,現在豈不是要清閑許多?
輕輕松松地寫個畢業論文,順便當成“慶華科技發展總公司”的年度戰略報告“交差”,課余時間和徐文心研究一下“劉氏法則”和數學模型,出本書,一年也就“混”過去了。
到時候畢業證一拿,直接去鎮南,妥妥的省委第一書記大秘,最多一年,副縣級就到手。
但是現在嘛,自己裝的逼,含著眼淚也要裝完……
工業自動化系統該升級啦!
神盾1號系統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什么,連家具廠的最新設計圖紙,也要戰略總顧問把關?
這個不拿一分錢工資的戰略總顧問,該管的事情是不是太多了些?
就在這種時間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慶華大學學生會主席,團委副書記,副研究員,計算機系計7班黨支部書記,原本應該成為學生表率的劉弘毅同志,再一次翹課了。
關鍵還很少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兒。
搞得跟地下黨似的。
只有少數人知道劉弘毅的去向。
他去鎮南了。
慶華科技發展總公司下屬的“電子二廠”,經過幾個月的趕工,終于生產出四臺神盾1型相控陣雷達。嚴格來說,這四臺神盾1型和原型機已經有了些區別,可以稱之為“神盾1改”。
不過劉弘毅認為,這四臺雷達在改進幅度上不算太大,還達不到全新“改型”的標準,所以還是稱之為神盾1型。要等第五臺雷達下線之后,才能正式稱之為“神盾1改”。
或者神盾1a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