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一期系統,水平十分的原始,原始到什么程度呢?
只能分階段計算和分析。
同時,作為對比,龍劍率領著特戰旅所有大隊軍事主官和部分參謀人員,進行傳統的作戰分析,兩個系統相互不影響。
隨著時間推移,在兩幅軍用地圖上,各種藍色旗幟和標志,逐漸增多。
四個小時后,區別就顯現出來了。
人工系統基本已經全部分析完畢,地圖上,標注出來今后三天之內,安浪軍隊最有可能出現的區域和地點,時間上,比較模糊。
這是人工系統的極限。
繼續分析下去,也不可能得出更加精確的結論。
現有的情報就是這么多,你再分析三天三夜,也不會有什么質的變化。
四個小時,對于“人工作業”,已經算是超長時間了。
戰場上,信息瞬息萬變,真正打起仗來,哪里會給你那么多時間分析來分析去?
往往是指揮員綜合了各類情報之后,腦子一轉,就做出決定,然后部隊照此執行。
戰爭期間,我軍涌現出來不少的名將,打過不少的神仙仗,就是這種天才指揮藝術的結晶。但實事求是地說,真正的神仙仗,比例其實是最低的。
只不過能夠流傳下來的,肯定都是最精彩的戰例。
更多普通戰例甚至于判斷失誤的戰例,不會流傳下來。
久而久之,就給人形成了某種印象:只要是名將,打的都是神仙仗。
其實這與事實是不符的。
哪怕再天才的將軍,在他的軍事指揮生涯之中,神仙仗也只是極少數,是神來之筆,絕不可能是常態。
而劉弘毅開發這個“軍師聯盟系統”,就是要把“神來之筆”變成常態。
只不過初級系統的效能很低,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來進行計算。
四個小時過去,軍師系統那邊,只計算完一個區域的結果。
不過地圖上的藍色旗幟和標志,卻比人工系統要多得多,并且在每一個標志下,還標注出三排數字。一排是時間,另一排數字則是百分比,最后一排數字是人數。
“甘泉地區……在今后三天之內,敵人的行動推演如下……”
劉弘毅拿起教鞭,指向地圖,開始解說。
甘泉地區,距離那坡大約一百五十公里,山林茂密,道路崎嶇,而且我方境內沒有十分重要的目標,以往并不是安浪軍的重點襲擾地區。
但那坡安裝了神盾系統之后,安浪軍屢屢碰壁,不得不從其他地方想辦法。
近段時間,敵人在甘泉地區的活動頻率明顯增加。
按照“軍師系統”分析,三天之內,敵人有可能在甘泉地區發動連級到營級規模的襲擾作戰。
這個分析,和“人工系統”的分析結果,大致吻合。
但人工系統不可能做到這么精細。
“那你的建議是什么?”
“我的建議是觀望,暫時不打草驚蛇。我們還是按照正常的模式,派巡邏隊巡邏,遇到安浪軍隊,就把他們打回去,不主動伏擊。”
劉弘毅肯定地說道。
“驗證一下軍師系統的準確率。”
甘泉地區,只是軍師系統計算出來的第一個結果。
隨后還有更多地區的結果被計算出來。
足足花了一整天的時間。
整幅巨大的軍用地圖之上,一千公里邊境線,除了那坡,蒙田,小沖地區之外,其他地方都布滿了密密麻麻的藍色旗幟和標志,看得人眼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