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也是很有意思。
眼下在甘泉前線潛伏的,不僅僅有龍劍率領的特戰旅主力,還有十幾個新聞記者,都扛著攝影機。
因為這一次的潛伏點,絕大部分都在國境線之內。
之所以如此安排,主要也是為了輿論考量。
畢竟按照“軍師系統”的預測,這次安浪人將會出動超過一個團的兵力,如果把戰場擺在安浪國境內,很容易被安浪人“惡人先告狀”,倒打一耙,說我們出動大部隊越境攻擊他們,是主動挑釁。
雖然說,目前兩國依舊處于戰爭狀態,隨便怎么打都是合理的。
但目前我們并沒有打算要把戰爭狀態進一步擴大的意思,所以把潛伏點都安排在自己的國境之內。
只要你們不越境,那就不會挨揍。
預先派出攝影記者,也是為了“打口水官司”——看清楚,是安浪人先越境攻擊的,他們出動了一千多人的大部隊來越境攻擊我們,我們是被迫還擊。
至于接下來,我軍銜尾追擊,沖進他們的境內,把他們的前進基地給敲掉了,那也是應該的嘛。
來而不往非禮也!
接到指揮中心的命令之后,龍劍對預定戰術做了微調。
將幾個小分隊悄悄散了開去,做好了潛入安浪境內的準備。只要等主戰場這邊一打響,這幾支小分隊就不顧一切,以最快的速度,直插安浪人的前進基地,趁著他們不注意的時候,先請他們吃一頓火箭筒。
然后順便還能兜住安浪人的屁股。
別懷疑,這種規模的伏擊戰,哪怕準備再充分,也是不可能一口氣把一個團的安浪特戰兵力全部吃掉的,必定會有部分敵人跑掉。
原因很簡單,各個伏擊點的戰斗,不可能同時展開,必然有先有后。
其他地方一打響,安浪人見勢不妙,離得比較遠的部隊就會立即回撤。
那幾個小分隊,正好兜住他們的屁股,給他們吃一頓炮彈。
一切準備就緒。
時間慢慢流逝。
等待的過程,每一秒都是漫長的。
不過從指揮部到前線戰士,每個人都充滿著必勝的信心。
因為安浪人是真的“一切行動聽指揮”。
晚上九點多,他們就展開了行動,足足一個團的特戰部隊,分頭從兩個前進基地出發,途中不斷分兵,足足分成了十幾支隊伍,但每支隊伍依舊保持著連級的作戰兵力。
應該說,安浪人的指揮員,還是比較謹慎的。
不集中在一起,是擔心遭到炮火覆蓋。
雖然這種可能性比較低,但打仗的事,還是小心為妙。畢竟面對的是一個大國,人家萬一不管不顧呢?你能咋的?
不過度分兵,則是害怕遭到伏擊。
以前的教訓太深刻了,小分隊滲透過去,很多時候都是有去無回。
動不動就全軍覆沒,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被打出心理陰影來了。
安浪人的老兵是多,但也不能這樣白白送死啊。
港真,安浪指揮官其實也不想打這種明知必死的“添油戰術”,都是打老了仗的,戰場上目前誰占主動,還能看不出來嗎?
但是戰爭其實是政治的延續。
打不打,有時候還真的不由前線指揮官做主。
為了討得北方某大國的歡心,明知必死,也不得不派人去送掉。
不過這一次,他們是下了決心,想要把甘泉地區的雷達站干掉,最好是能在雷達站抓幾個“舌頭”回去,好好搞清楚那玩意到底有多厲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