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元月初,慶華大學舉辦了隆重的畢業典禮。
77級本科大學生,完成了四年學業,正式畢業。
這個77級,應該是整個慶華大學又或者全國最特殊的了,名為77級,實際上是78年2月份3月份入學,大部分是82年年初畢業。
但依舊被稱為“81屆”畢業生。
現任國家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慶華大學校長、黨委書記齊森,親自主持了這次畢業典禮。
在畢業典禮上,齊校長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對所有畢業的同學,給予高度肯定和充分鼓勵,勉勵大家,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之中,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作為學生代表,劉弘毅也做了發言。
21周歲的“候補縣委書記”劉弘毅同志,今天仍然穿著軍裝,胸前掛滿了勛章,金光閃閃,耀眼生輝。
不出意外的話,這應該是最后一次穿軍裝出席正式的場合了。
等他畢業之后,組織關系調往鎮南省,就將退出現役。
不過他和科研三所的關系,并不會就此斬斷。
目前他依舊保持著四個學術身份:慶華大學科技發展委員會委員,慶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員,國家科學院數學和計算機領域研究員,國防科工委科研三所武器研究員。
慶華大學的科技發展委員會,按照章程,五年一換屆,現在第一屆的任期還有一年多時間。預計到下次換屆的時候,劉弘毅憑借著在工業自動化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軍師聯盟戰場預測系統,線性代數分析系統等科研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還是會蟬聯第二屆的科技委員。
齊森和趙遠方讓他繼續保留著慶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員這個身份,就是為了讓他可以順利繼續當選科技委委員。
只要劉弘毅留著慶華大學科技委委員的頭銜,那他就能夠名正言順參與慶華大學的很多科研項目,并且可以在整個科研的方向上發表自己的意見。
當然,慶華科技發展總公司戰略總顧問的頭銜,也依舊保留著。
這么好用的“免費”勞力,已經進化成“紅色資本家”的趙遠方副書記兼副校長兼總經理,怎么會放過繼續“壓榨”他的機會呢?
這種天大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啊!
這次畢業典禮,還有一個特殊環節,那就是慶華大學首屆科技委全體委員合影。
劉弘毅過分年輕的面容,“混在”一群白發蒼蒼的老教授之中,顯得格外“扎眼”。慶華大學那幾位學部委員,可都是國寶級的人物。
三年前,邰校長力排眾議,“乾綱獨斷”,非得讓劉弘毅這位18歲的新生成為科技委學生委員,實話說,不少老科學家,內心深處并非毫無意見,多數是看邰校長的面子,同時也抱著勉勵后輩,給學生一個向上臺階的心態,才勉強同意的。
但是三年多來,劉弘毅為慶華大學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學校科研經費前所未有的充足,各位科學大拿的待遇明顯提高,這都是得劉弘毅這位年輕人所賜。
而劉弘毅在學術上取得的成就,更加驚人。
如果說,工業自動化系統,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尚不足以令人驚嘆,但“劉氏法則”一發表,老科學家們便對劉弘毅再也沒有任何輕視之心。
他們在許多科研領域,都可以用到這個“劉氏法則”,運算速度大大加快,效率比以前要高得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