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建設,取得了哪些成績?
除了數據,還有市場的繁榮度。
沒有什么比大型商貿中心更能彰顯一個省會城市的繁華了。
方自牧的眼神已經變得亮晶晶的。
毫無疑問,他已經想到了這個好處。
能夠擔任省會城市第一書記的人,眼界和能力肯定不會太差的。以前只是想不到,現在經過劉弘毅的提醒,他自然就能想到了。
“另外一點就是,為了確保人流物流資金流順暢,我們還要抓緊時間修路,在政策上也要盡量放開,盡可能的吸引更多的人財物流向寧州。”
“方書記,這是短時間內,最快振興寧州經濟的辦法了。”
“好好好,弘毅啊,與君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啊!”
“大開眼界,大開眼界啊……”
大年初八,上班的第二天。
寧州市委黨校大教室,人頭涌動。
這是黨校最大的一間教室,足可以容納兩百人聽課。
當然,這個時代的擴音設備,實在是不夠先進,如果在課堂里裝一個大的高音喇叭,靠得近的人會“震耳欲聾”,離得遠的則聽不清。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寧州市委黨校的技術師傅,創造性地在教室里安裝了六個小號的高音喇叭,而且巧妙地消除了回音的彼此干擾,基本上保證每一個位置上的人都能聽得清楚。
這是大禮堂的技術,被這位技術師傅無師自通地“攻克”了。
但板書的問題,那就沒辦法解決了。
好在黨校上課,一般來說,主要是念稿子或者念報紙,真正用到板書的時候,少之又少。
來自省市機關的干部們匯聚在這里。
以年輕干部為主,多數在35歲以下。大家見面之后,互道寒暄,拜年恭賀之聲,不絕于耳。
寒暄過后,自然就是相互議論著這次“培訓”的“小道消息”了。
“哎,你們知道嗎?聽說來給我們講課的,就是那個劉弘毅……”
“是他?那個全國最年輕縣委書記?”
“可不就是他嘛!”
“哎呀,你們是不知道啊,聽說他跟省委邰書記匯報,說我們鎮南的干部,思想都特別保守,故步自封,不思進取。要好好給我們上一課,開導開導我們呢……”
“是不是啊?這個話也說得太大了一點吧?他再厲害,也不能比我們全省的干部都厲害吧?”
“就是就是,他把自己當成什么人了?”
“以為有邰書記關心,就目中無人嗎?”
“噓……小聲點……”
旁邊就有人急忙止住他,左顧右盼。
“當心禍從口出……聽說啊,這次講課,連邰書記、韓省長和方書記都要親自過來聽呢……可別亂講話啊……”
“切!”
“開什么玩笑?”
“這怎么可能?”
“你以為這是中央黨校啊?”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表示完全不信。
省委第一書記來聽一個縣委書記講課?
怎么可能嘛!
絕對不可能!
“是真的呀……”
那個已經得到小道消息的急得滿臉通紅,急急忙忙地說道,就差賭咒發誓了。
周圍一片哄笑聲。
正在大家肆意嘲笑這個“膽小鬼”的時候,一名中年干部氣喘吁吁地跑進課堂,大聲喊道:“肅靜,肅靜!”
“省市領導來了,大家都站起來,鼓掌歡迎!”
眾人一臉懵逼,紛紛起身,跟著鼓掌。
剎那間,掌聲雷動。
足足等了幾秒鐘,才見一行人從門口進來。
當先一人,滿頭白發,容貌溫和敦厚,正是省委第一書記邰正陽。
一時間,教室里多數人都是目瞪口呆。
作為比較基層的干部,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還是頭一回見到邰正陽的本尊,但對邰正陽的照片,他們卻是非常熟悉的,隔三差五的就能在報紙上電視上看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