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存在的這些問題,我這個縣委書記都知道了,你們卻不知道,這說得過去嗎?”
“這樣的工作態度肯定不行嘛。”
“第一次,我可以原諒。但是我希望,不要有第二次了。”
“以后啊,誰分管的工作,我問到誰,誰就必須要能準確地給我一個答復。要是做不到,那就換能做到的人來干這個工作!”
劉弘毅有些生氣地說道。
這下兩位中層領導都無話可說,只能再次檢討。
眼里的“不服氣”也飛到了九霄云外,心里頭盤算著,明天就下鄉,去各個區鎮都跑一趟,免得下次劉書記再問,自己答不上來。
要是因為這個,把好不容易熬到手的烏紗帽給弄丟了,那才叫冤呢。
但是接下來,他們就沒心思去考慮烏紗帽的事兒,因為劉書記說要去“乞討”。
是的,在他們看來,“希望工程”就是“乞討”!
“書記,這個……這個恐怕不太好吧?”
縣委宣傳部長周萍是位女同志,《寧州日報》編輯部副主任調過來的,聽了劉弘毅這個計劃,頓時就愣了,稍頃,才小心地提出異議。
“周部長,怎么不好呢?”
劉弘毅沒想到周萍會反對。
在他想來,周萍好歹也是個媒體人出身,《寧州日報》編輯部副主任,算得是見多識廣。而且一般來說,搞新聞的,思想都比較新潮前衛。
劉弘毅記得,在很多八九十年代的電影中,只要出現記者,無論男女,衣著打扮都很潮,思想也是非常前衛,總是會發出許多驚人之語。
周萍很委婉地說道:“劉書記,你剛才說,這個希望工程,你是準備放在全國去做宣傳,還要給外國友人做宣傳,讓大家都來幫助我們壯安搞教育……思路是個好思路……我們壯安確實太貧窮落后了……可是這樣一來,是不是有點自爆家丑啊?”
“尤其是外國友人,我是擔心,會引起什么不好的誤會……”
我們窮,這是事實。
可我們得有骨氣啊!
現在我們主動對外國人講,我們窮到連小孩子都上不起學,需要資助,這,這不是家丑外揚嗎?
“是啊,劉書記,外交無小事……”
教委主任也勸道。
“你看,我們的困難,也只是暫時的。現在在劉書記你的帶領之下,我們搞起來那么多的工廠,還有批發中心,很快我們就會有錢的,財政也會變得富裕起來……到那時候,我們就有錢來搞教育了。”
劉弘毅反問道:“就算過兩年,我們壯安比以前要富裕一些,但其他地方呢?”
“全國那么多貧困地區,大家都能在兩三年之內富裕起來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