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正陽認真想了一下,挺直身子,答道:“老首長,我們為什么要搞改革開放?”
“不就是因為我們生產太落后,人民群眾的日子都過得很苦嗎?”
“三中全會之后,我們搞承包責任制,一兩年時間,就解決了廣大農村吃飯的問題。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鎮南的情況您是知道的,一貫的偏遠落后,交通不便,群眾的識字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現在又是戰備省份,直到去年,劉弘毅同志主持搞的那個神盾防線完全建成之后,邊境局勢才算是基本穩定下來。邊境三個地區,八個縣,幾百萬群眾,才能真正安下心來搞生產。”
“現在一個顯著的成果就是,駐軍部隊的糧食,蔬菜,肉食,全部都能就地供應。”
“這放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部隊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多數都要從外邊運過來。以我們鎮南那個交通條件,供應這么多部隊的糧食蔬菜肉食,鐵路部門和公路部門的壓力都大得不得了。其他物資的運輸,都必須為此讓路。”
“去年徹底解決掉這個供應問題之后,鐵路部門和公路部門的壓力終于減輕了許多,可以騰出運力來,運送一些其他生產物資了。”
“這就是政策轉變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陳可平輕輕點頭,顯然對他這個說法是認可的。
鎮南和天南前線的情況,大領導們一直都非常關注。
“劉弘毅同志去年在慶華大學畢業,齊森同志專程給我打了電話,找我商量,要帶他去科學院那邊,給齊森同志當專職秘書。”
“我沒答應。”
“我把他要到鎮南去,讓他當壯安縣委書記,目的就是想要讓他給鎮南搞一個樣板縣出來。一開始的時候,我其實也和齊森同志的想法一樣,想要讓他給我當專職秘書,給我出謀劃策。但是后來我想,僅僅只讓他當一個秘書,恐怕不足以發揮他的全部才能。”
陳可平雙眉微微一揚,有些詫異地說道:“哦,原來你是這么想的?”
“我本來還在奇怪呢,小劉同志搞科研是一把好手,這么年輕有為的科學家,為什么不放在科研單位,讓他繼續發揮他的科研天賦,偏偏要搞到鎮南去當一個縣委書記……”
“老首長,劉弘毅同志可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他還是一個管理專家,是搞生產建設的一把好手……”
劉弘毅急忙欠了欠身子,臉上露出慚愧謙虛的笑容。
得虧他是見過大場面的,換一個人,現在就該滿頭冷汗了。
“老首長,楚州現在的生產搞得這么好,成為全國的試驗田地區,這背后,可有劉弘毅同志的功勞,他是艾高峰同志和劉楚安同志的高參……可以這么說,楚州的整體發展規劃,有一大部分都是他提出來的。我主要就是占了個老校長的便宜,要不然,還真搶不到他……”
說到這里,邰正陽笑了起來。
劉弘毅連忙說道:“邰書記您太過獎了,我是黨員干部,去哪里工作,當然要服從組織安排。”
這話就說得比較巧妙。
算是自己承認了邰正陽對他的夸獎。
關于“天才”這個定義,劉弘毅同志自己也是不好推翻的,事實俱在嘛。
陳可平點點頭,說道:“嗯,你繼續。”
“是。”
“老首長,劉弘毅同志去壯安五個月時間,目前壯安的情況已經開始大變樣了。建起來一大批工廠,還搞了一個省級規模的楚州商品批發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