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寶山鋼鐵廠正式立項,總預算是兩百個億。
而1978年我們全國的財政收入,是六百個億!
這一點,陳可平比在座所有人都要清楚。
“搞這個電解鋁工程,我找專家做過預算,哪怕再節省,至少也得投入兩千萬以上。去年,我們全省財政收入只有十二億,財政赤字嚴重。”
“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拿不出這個錢的,我們也搞不起這個工廠。”
“只能爭取外界投資了。”
“但是首長剛才說的那個問題,確實又非常重要,不可不防。”
“我在壯安,我能保證,這次爭取中外合資,是真的為了搞開發搞建設,但其他地方,我也不敢保證。”
“因此我認為,針對這個中外合資,應該盡快出臺一整套制度和流程,讓大家都能按制度辦事。”
“在四大經濟特區,我們執行的是特殊的進出口政策。但是在內陸地區,這個政策應該怎么制定,怎么執行?我認為,還是要搞試點。”
“國家出臺的制度和政策,應該建立在實際試點的基礎上。”
“外國人來我們國家投資,應該怎么投,股份怎么分配,利益如何分配,技術如何共享,這些,都應該有一套制度來進行規范,不能每個地方自行其是。”
“除此之外,國家要成立專門的單位來管理這個工作,還要派員進行監督。萬一出現那種里外勾結,損公肥私的情況,又該怎么辦?該怎么處理?都要有規矩可循。”
“首長,我們現在摸著石頭過河,雖然不能故步自封,但步子也不能邁得太快。故步自封,我們就無法進步。步子邁得太快,就容易出亂子。”
“所以我申請,這個電解鋁工程,作為一個試點來搞。請首長和國家相關部門,派員全程參與,全程監督,為早日出臺這個制度進行一個有意的探索。”
“喔……”
聽了劉弘毅這番話,陳可平同志雙眉微蹙,認真思考起來。
屋子里變得十分安靜,大家都默默地看著他,不敢打擾他的思維。
“那你說一下,你具體打算怎么搞?”
稍頃,陳可平同志說道。
邰正陽和方為均都暗暗舒了口氣。
看來,首長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被劉弘毅這番話影響到了。
關鍵劉弘毅確實也說得有道理。
因噎廢食,不引進外資搞建設,肯定是不可取的。關起門來,靠我們自己一點一滴地積累,猴年馬月才能趕超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
但陳可平同志的擔憂,又確實有理。
不加甄別,外國人一窩蜂地涌進來,那肯定也是會出問題。
首長說得對,外國人又不是慈善家,他們肯定帶著目的來的嘛。到時候以金錢開路,腐蝕我們的干部,就能趁機攫取我們國家的利益。
所以,制定一套合理的制度,并且堅決落實執行,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循著這個思路去考慮,就能取得首長的理解和支持。
“是,首長!”
劉弘毅再次一挺身子。
“我是這么考慮的,外國人出錢,出技術,我們出礦產,出人工,出地皮。股份方面嘛,肯定我們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
“經營權也必須在我們自己的手里。”
“當然,企業制度的制定,可以參考他們的意見。執行的時候,他們也可以監督。”
“完全把他們排除在外,是不行的。”
“工廠內部的管理,市場開拓,也要汲取他們的成熟經驗,在這個方面,我們是比較欠缺的,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