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今天,他來拜訪陳可平同志之前,肯定也已經從一些渠道聽說了陳可平同志對希望工程的質疑,但他還是選擇直接來拜訪,并且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意見,一點都不帶拐彎抹角的。
果然,陳可平先是微微一愣,隨即伸手點了點頭他,說道:“你呀,總是這么個直筒子脾氣,一是一二是二!”
“好吧,你這幾十年習慣養成了,也不好改……”
“你說說看,為什么大力支持?”
“首長,科技發展,是國家強大的根本所在;而教育發展,又是科技興盛的根本所在。我們國家,現在搞建設,到處都缺錢。每次下邊的同志向我匯報工作,只要提到一個錢字,大家都犯難。”
“小劉搞這個希望工程,好就好在,他不等不靠!”
“壯安那么一個偏遠的貧困縣,想要搞大教育,沒有大投入是不可能的。”
“財政沒有錢,怎么辦?”
“建工廠,搞批發城賺錢,這都是好辦法,但緩不濟急!”
“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破除成見,另辟蹊徑,想其他的辦法搞錢。”
“這個希望工程搞起來,最大的問題在哪里呢?無非就是自曝家丑,我們自己向外界承認,我們很多山區非常的落后。但這是事實,隱瞞不是辦法!”
“而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
“全國的干部群眾,大家都來出一份力,幫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上學,幫助他們改變自己的人生和命運,這是何等的好事?”
“海外那些華僑華裔,他們也能找到報國之門。”
“我們就應該向這些海外赤子,敞開我們的懷抱,歡迎他們回家來看看,歡迎他們回家來搞建設,大力支援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發展!”
到底是分管宣傳工作的領導,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滿懷激情。
陳可平同志說道:“還是那句話,這種比較重要的涉外工作,而且將來有可能涉及到全局的,一開始的時候,必須要慎重。”
“我看啊,還是要先搞試點。”
“就以小劉他們那個壯安縣來做試點,先從你們那邊搞。”
“啟迪,你派一個工作組過去,以共青團那邊的同志為主,他們去壯安,主要是調查研究,多看少說,不要給人指手畫腳。”
“到時候寫個報告上來,我要看。”
徐啟迪急忙答應。
劉弘毅欲言又止。
陳可平看著他,說道:“小劉,你有什么話,直說嘛。但講無妨。”
“我雖然老了,也并不是老頑固,并非不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
這倒也是實在話。
畢竟這一趟覲見的結果,就完全出乎劉弘毅的意料。原本以為,會遭受一輪暴風驟雨般的批評。不料陳可平同志欣然接受了他們的意見。
看來很多傳聞不足為信。
而且應該也是下邊工作人員在傳達指示的時候,沒有精準地把握住陳可平同志的指示精神,略微有些夸大其詞了,以至于讓邰正陽和劉弘毅都產生了極大的誤會。
劉弘毅急忙欠身為禮,隨即說道:“是這樣的,首長,我的計劃,是兩年時間內,籌集三百萬到四百萬助學資金,把壯安全縣的小學,初中,高中以及職業教育體系完整打造出來。”
“但是根據目前掌握的一些信息來看,海外僑胞們的助學熱情極高,我以前計劃,獅城李氏家族,能夠給我們捐二十萬到五十萬之間。可是李老先生一口氣就承諾一百萬……他是著名的愛國華僑,歷來極重信諾,說出口的話,絕不反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