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期的辦公會議,還沒有后世那么講究,限于辦公條件,并不會事先把會議需要商討的議題打印成材料發放下去。最多就是縣委辦在電話通知的時候,簡單說一下會議需要探討的主要內容。
加上劉書記永遠都是那么忙,永遠都是擠時間開會,縣委辦那邊,就更加沒辦法完全做好準備工作了,只能適應著劉書記的習慣,“想起一出是一出”。
因此今晚上的聯席擴大會議,到底要商量什么事情,大伙兒只能憑猜測。
“是啊,老李,你倒是說個數啊……有多少錢?”
“幾十萬?”
另一位副書記也笑著問道。
他這是往多了猜。
作為資深縣委副書記,他很清楚縣財政的“底細”,壯安縣財政局的賬戶上,什么時候有過幾十萬的余額了?
“幾十萬?”
李明“破涕為笑”,狠狠擦了一把眼淚。
“狄書記,你這可太小看我們劉書記搞錢……哦不,創收,創收……你太小看劉書記創收的本事了!”
毫無疑問,“創收”這個新名詞,也是李明在劉書記那里學來的。
“我們現在有六百六十萬!”
“多少?”
這下,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能塞得進一個雞蛋。
“六,六百六十萬?”
“哪,哪來的?”
“哪來那么多錢?”
“是搞電解鋁和火電廠的錢嗎?”
大伙兒都一致地想到了這種可能性。
電解鋁和火電廠是大工程,這個他們都是知道的,兩個工廠預計總投資超過五千萬。這在壯安歷史上,是誰都不敢想的超級工程。
劉書記跑了一趟北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區區兩個禮拜,就把手續批了下來。
在他們想來,這么大的工程,肯定是國家撥款下來了。
“那不是!”
李明立即把腦袋搖得如同撥浪鼓一般。
“電解鋁和火電廠,那是專門賬戶,專款專用。那個錢,誰敢挪用?”
“我說的這個六百六十萬,是現在我們馬上就能動的錢!”
“是活錢!”
“轟”地一聲,會議室立馬炸了鍋。
眾人激動難捺。
“劉書記劉書記,我們青橋茶油廠還要擴建,我們要錢……你給我批二十萬……不,三十萬,你給我批三十萬,我要擴大產能……”
青橋區委書記陳解放第一個跳出來,激動地揮舞雙手,“大喊大叫”。
“呸!”
“陳解放,不要臉……”
立馬就有另一個區委書記跳起來,指著陳解放“破口大罵”。
“你們青橋上次已經拿了十幾萬,現在還要三十萬?怎么著,好事全都是你陳解放的?其他區還要不要發展生產了?”
“劉書記劉書記,不要理他,我們山塘區才要錢,我們要擴大石灰廠,給我們批點錢吧劉書記……我胃口沒他陳解放那么大,我只要十萬就夠了……”
卻原來是陳解放的老上級。
陳解放原先就是山塘區委副書記。
難怪他直接開口就罵,可見兩人關系應該是極好的。
他倆開了頭,會議室頓時亂成一鍋粥,其他同志紛紛跳起來,爭著搶著要錢。
發財了!
手里有了六百多萬,啥事兒不好搞啊?
劉弘毅嘴角含笑,也不忙著制止。
他喜歡這種氛圍。
要錢是好事啊。
要錢,證明干部們的思想已經解放了,大家都在開動腦筋,千方百計的想要發展生產。劉弘毅最怕的就是自己搞到了錢,下邊的干部們卻不知道拿錢來干什么。
那才真叫“絕望”。
等大伙兒吵了一陣,劉弘毅這才舉起右手,輕輕往下一壓。
會議室嘈雜的聲音頓時戛然而止,片刻間就變得安安靜靜的,大伙兒都目不轉睛地盯著主席位置上那張年輕得過分的臉,滿臉都是熱切之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