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這個常樂再恨我,但是讓他做出這種魚死網破的事情,我還是不敢想象……”
韓冰呵呵笑道:“這個老東西可能是不敢,可是他那個官二代、紈绔兒子,那就未必了。”
何強急忙問道:“你認識他兒子?”
韓冰冷冷地說:“不認識,只是聽說過。”
姚繼娟猜測道:“是不是所謂的‘河東四公子’?”
何強疑惑道:“什么‘四公子’?我怎么沒有聽說過?”
韓冰譏諷道:“你呀,現在有點不接地氣了。所謂‘河東四公子’,指的是原縣政協主席寧成的兒子寧峰;河東首富、河東農藥廠老板許加田的二兒子許有地;縣工商聯主席常樂之子常笑;縣信訪局陳林局長的兒子陳科。他們四人家世相仿、年齡相當,又是結拜兄弟,雖然都在機關單位掛職,卻整天游手好閑、欺男霸女,在縣城名聲很臭。”
姚繼娟推測道:“如果說是他們搞事情,還真的有可能呢。何強你想,不說別人,就說常笑,他爸爸常樂被你搞得從年入上百萬,到現在只剩下幾萬,常樂可能是敢怒不敢言,但是常笑可是沒膽的人,偷偷為他爸爸出頭報復,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
何強心里一震,但是嘴上還是不肯承認:“這種坑爹的事,他應該不會干的。”
韓冰嘻嘻笑道:“這種沒腦子的兒子,即便這次不是他們所為,下次也會是他們,你不要把他們想得太好。”
姚繼娟建議道:“何強你可以把這種懷疑告訴警方,也許會給他們提供一個好的偵破方向。”
韓冰也接著說:“你最近跟別人并沒有大的矛盾,這種懷疑合情合理。”
等到韓冰和姚繼娟離開后,何強想了一下,覺得把自己的懷疑直接跟周海說了并不妥,萬一這話傳到常樂他們的耳朵里,平白加深了彼此的矛盾。于是,他把電話打給李衛,跟他說出了自己的懷疑和理由,李衛聽了之后大喜,說:“這絕對是個好思路,我這就著手調查。”
何強讓李衛注意保密,他答應道:“放心吧,我會私下里打聽,不會讓對方察覺到的。”
下午,公安那邊陸續有好消息傳來:先是有現場路人認出其中一個兇手,是郊區的一個名叫阿三的單身村民,是一個二流子,經常打架斗毆,父母管不了他,幾年前就將他趕出家門獨居,平時沒有正經工作,結交的都是社會上不三不四人。作案之后,他沒有回家,現在已經失蹤。接著,李衛通過調查‘河東四公子’,發現其中的縣工商聯主席常樂之子常笑和縣信訪局陳林局長的兒子陳科,在刺殺案發生前一天晚上,曾經跟阿三一起吃飯。李衛把這一情況跟周海局長匯報后,周海極為重視,同意李衛對常笑和陳科進行調查。
李衛得到局長的同意后,當即秘密將常笑和陳科帶到派出所,分別詢問他們這幾天的行程。結果他倆都刻意不提出事前晚在外面喝酒,更別提跟阿三一起吃飯的事。
為此,李衛對常笑和陳科更加起疑,便謊稱阿三已經被抓捕,他已經招供出主事之人,現在看在他們父親的面子上,給他們一個悔過的機會:如果如實交待,可以減輕他們罪狀;如果抗拒到底,將會罪加一等。
結果常笑和陳科沒有經受得住“考驗”,在經過一夜的精神折磨后,終于如實交待。
原來,常笑和陳科因為自己父親從肥缺調到清水衙門,都感到憤憤不平,一直商量著怎樣報復何強,后來,他倆找到了流氓阿三,跟阿三協商后,答應阿三,只要他能將何強打傷,他們將會付給阿三五萬,定金一萬。
常笑和陳科并沒有想要何強的性命,但是他們不知道阿三是個亡命之徒,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往死里整。若不是何強在事發時第六感神經有所察覺,及時做出閃躲,就憑木棍那一記勢大力沉的一擊,必定將何強的腦袋開花,不死也得癡呆。
跟阿三一起刺殺何強的流氓,是阿三私下叫的,常笑和陳科都不知道是誰,更不知道阿三是怎么逃離現場的。
李衛得到這一重大成果后,立即向周海局長匯報,周海聽到后,大為震驚,立即同意對常笑和陳科進行刑事拘留,將他們交給刑偵部門繼續審訊。
接著,李衛又將這一喜訊告訴何強,盡管行兇的阿三和另外一名同伙還沒有被抓獲,但是何強仍然非常高興。何強馬上又將這一消息轉告姚繼娟和韓冰,感謝她們的建議。她倆均要求對常笑和陳科的父親進行雙規,徹查他們的經濟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