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回到那年。
張志峰還是孩童時代,無父無母的少年人在村子里就是被欺負的對象。
他很討厭家鄉。
家鄉這個詞眼對他來說就好像一根刺一樣,沒有多少溫情在里面,和絕大多數人印象中的家鄉卻是不太一樣。
孤獨陪伴著他的童年,他最喜歡的就是坐上這大桃樹上發呆。
“這桃樹是我家后院的,聽說是我太姥爺種下的。”
另一邊的大人張志峰就好像旁觀者一樣看著兒時的張志峰,在這幻夢之境中,他以第三人稱的視角看著過去的舊時光。
同樣的,李云也在一旁旁觀,卻是未發一言,靜默的做一個旁觀者。
“你看他以前多漂亮,現在多丑。”張志峰呢喃道“所以說,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變得那么丑陋呢。”
這時的桃樹,偉岸,壯麗,給人一種清新之感。
和那散發著扭曲靈韻的歪脖子樹完全是兩個極端。
首發網址oqiu
關于這棵桃樹的記憶,張志峰是開心的,快樂的。
“別跑別跑”
“來抓我呀,略略略”
面容枯瘦的老者和兒時的張志峰在這桃花樹下玩耍,繞著這桃樹玩你抓我我抓你的游戲。
看著這一幕光景,作為旁觀者的張志峰嘴角翹起。
快樂就是那么簡單。
這是張志峰記憶中僅存的一些光點,是他記憶中抹不去的溫暖。
不過好景不長,有一年水大,收成不好,張志峰的姥爺就看著這棵桃樹,說道“志峰啊,要不咱們把這桃樹給砍了賣吧。”
“不要”
兒時的張志峰聽到姥爺要把樹砍了,立刻抱著這樹哭了起來。
見張志峰哭了起來,姥爺趕緊安慰道。
“好好好,不砍不砍,咱日子過苦一點也沒事兒,又不是沒有過過苦日子,就是委屈了你了”
“姥爺最好了我不委屈,再苦的日子我也能過”
張志峰破涕為笑。
這桃樹似乎是沙沙作響,桃花瓣落下,似是在回應感謝著張志峰,此時的桃樹已經有了些許的靈韻。
事實上,張志峰也的確過了兩年的苦日子,吃糠咽菜,這是張志峰這一輩子過的最苦的日子了,比現在壓力大到想自殺還苦
原來,自己早就經歷過更艱難的時候啊,不過那時候有姥爺在,一切都好像并沒什么大不了的。
后來姥爺也知道這么下去不是辦法,孩子要長身體,要上學要讀書,現在這桃樹砍了也賣不了幾個錢,思來想去下便出去打工了,總得有個穩定的經濟來源,然而這一打工便再也沒回來,就這樣死在了工地里,在焊接的時候失足摔了下來,沒有帶頭盔,再到那回來的也只有一捧骨灰,還有一袋撫恤金。
從此張志峰便孑然一身了。
后來,村子又因為開發商要開發景區,加上城市化進程加速的原因,陸陸續續的都搬離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