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戰會議結束后,一場轟轟烈烈的編制改革掀開帷幕。
七個合成旅分別為周衛國的合成1旅,王軍的合成2旅(原萬歲師),呂大成的合成3旅,劉浩翔的合成4旅,黃家樂的合成4旅,羅彥翔的合成5旅,陳樹生的合成6旅,黃科涵的合成7旅。
前四個旅為重型合成旅,兵力為7000人滿編。
下轄9個營,其中包括4個合成營、1個炮兵營、1個偵察營、1個防空營、1個作戰支援應、1個勤務保障營。
旅部機關下設參謀部、政工部和保障部。
班組火力配置為一個火力支援組,一個步槍組,一個機槍組。
火力支援組有1支81式突擊步槍、1具40火箭筒;步槍組為2支81式突擊步槍、1支85式狙擊步槍;機槍組為1支81式輕機槍和1支81式突擊步槍。
排一級火力增加2輛搭載車載重機槍和機炮的步戰車;
連一級火力增加6輛吉普車改裝的82mm速射迫擊炮;
營一級火力增加12輛裝甲履帶式120mm自行迫榴炮、20輛輪式突擊車。
旅一級火力包括79式坦克、搭載高射機槍的裝甲吉普車、10門155mm自行榴彈炮、6門122mm自行火箭炮、6輛搭載反坦克炮的裝甲吉普車、15輛高射機炮防空車。
各式車輛雖然加起來數量還是兩百多輛,但在火力強度和連續性上得到了升級。
其他3個輕型合成旅在此基礎上酌情減配的同時人數由7000增加到8000,另外減少了坦克和裝甲車的數量,但是增加了搭載車載武器的裝甲吉普車數量。
空降師直轄一個陸航團,下轄兩個旅,旅下轄采取三三編制,增加一個炮兵營和一個裝甲突擊營。
防空師下轄三個旅,分別駐防臨沂、連云港、宿遷,配備了海量的高射機炮,雖然裝備差一些,但架不住數量多,足以編織一張密集的防空火力網。
炮兵師裝備了三支240mm裝甲列車炮車隊,以鐵軌網絡連接可機動作戰(類似于后世的火箭軍)。
空軍師在原來的編制和裝備的基礎上,有一個戰斗機團換裝殲-1噴氣式戰斗機,一個斯圖卡轟炸機團。
這兩個團是姜勤專門給鬼子本土預留的。
第三艦隊增加一艘戰列艦,一艘驅逐艦,六艘魚雷艇和兩艘補給艦。
......
雖然編制已經敲定下來,但改制需要時間。
又是半年的時間過去......
合成1旅、合成2旅、合成6、7、8旅完成改制,形成戰斗力。
空降師有三個空降團和一個陸航團可隨時參加戰斗,剩下的一個團由于是新兵擴充進來,至少還需要進行半年的訓練才能形成戰斗力。
空軍師的的殲擊機團和斯圖卡轟炸機團基本完成實戰訓練,隨時都可以投入作戰。
防空師已經投入使用,配合空軍師守護著制空權。
炮兵師的射程半徑已經能將東山省全域進行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