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省地區,空氣中彌漫著血腥味,夾雜著還未散去的硝煙味。
地面上橫七豎八的尸體幾乎將一個個山頭染成了血紅色。
從空中看去,屎黃色的海洋正在如潮水般朝著宿州城沖去。
隨著而來的是猛烈的炮火,山炮、榴彈炮不斷撕扯著城墻,滾滾黑煙幾乎快要將城墻籠罩。
縱使日軍的炮火如此的兇猛,但城墻上的士兵們仍然恪守崗位,死戰不退。
幾挺機槍對著準備登上木梯的日軍,進行著壓制。
城墻之上,這支民兵師已經頂住了日軍兩個聯隊一天的進攻。
原本就不怎么堅固的城墻四處都出現了豁口,給了日軍登城的機會。
可以說,宿州城用不了多久就能被日軍拿下。
城廓陣地早已經落入日軍的手里,而日軍更是抽調了一個大隊堵住了宿遷城方向馳援的可能。
民兵師盡管戰斗力和日軍無法匹敵,但面對日軍異常猛烈的攻勢,他們沒有一個人撤退。
宿州城西側十幾里地位置,浩浩蕩蕩的鋼鐵洪流正在前進著。
這兩支機械化軍是由周衛國率領的遠征第1軍,下轄合成第1旅和合成第2旅。
遠征第2軍是由呂大成任軍長,下轄合成6旅和7旅。
他們在緬國幾乎全殲了日軍的天照第1軍,以及打殘了有著叢林作戰之王的第56師團。
但其自身的傷亡加起來還不到六千人,戰士們士氣高漲。
根據第九戰區司令部的最新命令,他們從南省緊急乘坐火車出發,再經過急行軍趕往支援宿遷。
幫助宿遷守軍牽制住左翼的日軍,在大局上影響日軍的這次進攻。
兩支軍隊在傳令兵的招呼下,停止繼續行軍。
在外圍的各連自發的建立警戒哨,四個旅長外加呂大成來到了周衛國所乘坐的指揮車前,針對接下來的戰斗進行商討。
周衛國正在看著地圖,根據宿州方向傳回的有關日軍的兵力部署情況就可以側面反映出這次應對日軍突然掀起的攻勢準備的有多么的匆忙。
進攻宿州的日軍只有一個旅團,不過卻是一個精銳的甲種師團下轄的旅團,他們的旅團長叫田布信一。
而防守宿州的第九戰區兵力為一個民兵師,周衛國知道這特么哪里叫民兵師,這不就是一些經過開槍訓練后拉上戰場戰斗的老百姓嗎?
當初在淞滬、在金陵很多被打殘的部隊運氣好的在后方補充保安團便拉上去繼續和小鬼子戰斗。
運氣不好的就直接從當地拉壯丁,然后發條槍直接拉上前線,一邊打一邊學習怎么開槍。
這樣的部隊戰斗力能高到哪里去?
但幸好在停戰的這一年里,姜勤沒有放松警惕,除了加強民兵的訓練外,還會對一部分青壯年在閑時進行軍事化訓練,參加訓練的青壯年還能領取到一定的獎勵。
所以這個民兵師的戰斗力能夠發揮半個師的戰斗力,再加上士氣加成才硬撐到現在還沒有被日軍打崩潰。
但從前線傳回來的情況來看,今天他們要是不能抵達宿州增員,恐怕這宿州還真會被日軍拿下。
屆時日軍便可以依托宿州,向宿遷發起進攻,從而影響到第九戰區左翼的安全。
天爐戰法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
宿州城頭,夕陽如血,映照著民兵師殘破的防線。
一名年輕民兵緊握步槍,手指因長時間扣動扳機而微微顫抖,但他的眼神卻異常堅定。
城墻下的日軍正蠢蠢欲動,準備發起新一輪沖鋒。
突然,一枚炮彈在民兵身旁爆炸,塵土飛揚,碎石四濺。民兵被氣浪掀翻在地,但他迅速爬起,不顧傷痛,繼續向城墻下掃射。
他的戰友們也紛紛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