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們面色鐵青,眼神中閃爍著憤怒與不安。
一名軍官將報紙狠狠摔在桌上,照片上的慘狀刺痛了每個人的心。
但隨即,一名中將眼中閃過一抹狡黠,他站起身,激昂地揮舞著手臂:
“這是一次挑戰,也是機遇!讓民眾看到我們的決心,激發他們的憤怒與忠誠,為帝國招募更多勇士,讓敵人見識到我們的力量!”
他的話語像一把火,點燃了室內的情緒,眾人紛紛點頭,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大陸第3號作戰令被簽署,宣告著為期近一年的休戰正式結束。
日軍又從本土抽調了10個師團送到華國去,只是這10個師團都是征調的新兵和一些退役的老兵組成的。
戰斗力別說是乙種師團,連丙種師團都算不上。
目前在華國的日軍一共有25個師團,算上剛出發的這一批,兵力有30個師團,兵力共計60萬。
第九戰區這邊也開始了積極的備戰,經過一年多地訓練,新兵們已經對武器裝備地使用和合成化作戰理論掌握。
4個野戰集團軍兵力共計25萬人。
10個駐防師兵力共計10萬人。
空降師兵力共計1.5萬人。
第二炮兵部隊共計2.5萬人。
空軍部隊共計有400多架各式飛機可以參加作戰。
龍牙特種部隊部隊共計4000人。
另外還有4個民兵師共計3.2萬人,整個第九戰區兵力共計四十多萬人,兵力出于劣勢。
但是在戰斗力上,十個日軍也不一定能干的過野戰集團軍一個戰士。
日軍計劃將30個師團分為三路,分別為左路軍,中路軍和右路軍。
每一路軍下轄10個師團,另外直轄還有一個炮兵旅團和一個戰車旅團。
這已經是日本陸軍能夠調動的所有資源。
可以說日本陸軍是準備賭上國運放手一搏。
姜勤針對日軍得知大動作,同樣做出了針對性的調整。
第1集團軍負責北部防守,第2集團軍負責南部防守,第3集團軍負責左翼防守,第4集團軍負責右翼防守。
10個駐防師劃分為5個軍,每個軍下轄2個師。
以此為第6軍,第7軍,第8軍,第9軍和第10軍。
第6軍北上,配合第1集團軍行動。
第7軍南下,配合第2集團軍行動。
第8軍負責臨沂的城防,第9均負責連云港的城防,第10軍負責宿遷和宿州一帶防線。
4個民兵師負責維持統治區內的秩序,協助進行物資運輸等工作。
第二炮兵部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北上,支援第1集團軍,一部分南下支援第2集團軍。
空軍配合第三艦隊加強連云港一帶的防御,防止日軍進行登陸作戰。
空軍師和龍牙特種部隊作為戰區預備隊,隨時聽候調遣。
大戰在即地肅殺氛圍籠罩下,姜勤的精神壓力日益增加。
他明白這將是和日軍的最后一場決戰。
這一戰很多人都會犧牲,甚至包括他。
但他不后悔穿越回到這個年代,只有他們這一代人把好幾代人的仗打了,才能換來和平!
大戰的陰影如烏云般壓頂,姜勤站在指揮所的高地上,凝視著遠方模糊的地平線。
夕陽的余暉灑在他的臉上,卻映不出一絲溫暖。
他緊握著手中的望遠鏡,手指因用力而泛白,鏡中的景象仿佛被血色浸染。
不遠處,戰士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戰壕與工事間,他們的眼神堅定而決絕,每一次揮汗如雨,都是對勝利的渴望。
姜勤的眼眶微濕,他緩緩放下望遠鏡,閉上眼,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這份沉重吸入胸膛,化作前行的力量。
風,帶著硝煙的味道,吹過這片即將被戰火洗禮的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