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見到老上司鄒靖后,他本是準備等會去投這位上級。
但.不知為何,眼前這位年輕的關內侯,似乎也對他們頗有賞識,還愿意替他們當眾出頭解圍,恩義有加。
可他卻連此人是誰都沒搞明白。
于是,劉備先看了眼鄒靖,見他慢慢點頭后,方才深吸一口氣,鄭重道:
“關內侯,備雖不才,但也是身懷報國之心,此番前來,正是要為國家出力!”
“若關內侯不棄,備愿率關張二位賢弟,投于關內侯麾下,共討逆賊,護衛社稷!”
關羽和張飛聞言,也是齊聲應是,表示愿意追隨劉備,一同加入蘇曜帳下。
蘇曜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他等的就是劉備這句話。
他深知劉備非池中之物,關張二人更是萬人敵的猛將,此刻他們在野狀態的時候不抓緊收走,難道要等以后他們被人登用了再嘆氣么?
不過話雖如此,但想到劉備漢室宗親不甘于人下的特質,還有其胸懷的野心和大漢魅魔的天賦。
蘇曜心里卻也不像收了張遼徐晃等人那般興奮。
這可是在未來青梅煮酒后拍馬而走,給曹操留下一生遺憾的男人。
自己能真正收復他們么?
留他們在麾下,會不會反而帶來更大的麻煩?
想了很多,實際上只是一瞬,蘇曜不可能放過這三個送上門的ssr。
未來的事情,那就留待未來再說,現在先爽了再說。
作為老家在幽州劉備,顯然對于他日后的攻略盤踞幽冀的偽帝張舉和烏桓叛賊們提供非常大的幫助。
于是,蘇曜面上不露聲色,微微點頭,沉聲道:
“玄德兄,你的報國之心,我深感敬佩。
既然你們三位愿意投我麾下,我自然歡迎之至。
從今往后,我等便為同袍,當戮力同心,共護這社稷黎民。”
劉備聞言,心中激動不已。
這位年輕的關內侯,不但能得鄒中侯的認可,方才又輕描淡寫的逼退了那何家勛貴,顯然非等閑之輩。
能夠得到他的賞識和接納,實乃幸事。
于是他連忙拉著關羽和張飛,一起向蘇曜深深一禮:
“多謝關內侯!我們三人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關內侯所望!”
蘇曜微笑著扶起劉備,目光轉向關羽和張飛:
“云長、翼德,我觀你二人也是勇猛非凡,有大將之才,有你們加入,實乃如虎添翼也。”
關羽和張飛聽到蘇曜的夸贊,臉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神色。
他們雖然自負勇猛不假,但卻一直因為出身受盡冷眼。
方才何元那一幕,他們簡直見了太多。
如今,這位年輕有為的關內侯,不但能毫不在乎他們的出身,還愿意給他們發揮立功的空間,讓他們激動非常。
兩人于是齊聲回應道:
“愿為關內侯效死力爾!”
蘇曜點了點頭,滿意地看著眼前的三人。
沒想到這護駕祭祖的任務,還能收獲這桃園三人組。
不過蘇曜雖然姿態給的很足,但卻也沒有直接把這三人驟然拔升高位。
他只是喚過了成廉,將這三人先編入了他的親兵隊伍。
這是蘇曜從上次徐晃和呂布的爭斗中得來的經驗。
這些人,只有自己知道他們的能力,以及未來可能會達到的成就。
貿然提拔,往往適得其反,與其那樣做,不如平等待之。
給他們一個發揮的舞臺,讓他們自己去拼。
是金子,那總會發光的,自己只要不使其埋沒即可。
于是,蘇曜面向三人,鄭重道:
“在我軍中,大家不論出身,不問來路,一切靠能力,以軍功說話。”
“你們初來乍到,便先在成軍侯麾下擔任親兵,隨我一同沖陣。”
“待日后立下軍功后,再行提拔不遲,伱們可有異議?”
劉備三人聞言,都是齊聲應諾,面色肅然,向蘇曜和成廉分別行禮。
“謹遵關內侯之命!”
至此,在這前往平原的路上,蘇曜正式收下桃園三人組。
蘇曜見狀點頭,又勉勵了他們幾句后,方才讓他們先跟著成廉下去編入隊伍,緊接著,車駕隊伍便再一次的開始緩緩前行,向著平原郡城。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