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們如此,蘇曜身后的那些將士們則簡單很多。
他們的心里充滿了激動與自豪。
這些將士們看著蘇曜,眼中閃耀著敬佩與崇拜的光芒。
對于他們很多人來說,蘇曜不僅僅是一位英勇的將領,更是他們的榜樣和精神支柱。
這位關內侯在戰場上進行的每一次沖殺,立下的每一分戰功,都是對他們的鼓勵和激勵。
他們深知,正是關內侯的無雙勇武,才帶領他們取得了這一次次的勝利。
讓他們也享受到了這陛下與百官親迎的偉大榮譽!
此刻,他們為能跟隨這樣的將領而感到驕傲,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他們相信,在蘇曜的帶領下,他們必將能夠取得更大的勝利,奪取榮耀與功績!
因此,當皇帝宣布對蘇曜的封賞時,將士們紛紛歡呼雀躍,為他們的將領感到由衷的高興。
他們知道,這是蘇曜應得的榮譽,也是對他們全體將士的肯定和鼓舞。
故而,比起百官們復雜的視線,他們的目光全部都以火辣辣的目光注視著皇帝,激動的等待著。
皇帝掃視了一圈眾人,最后將目光定格在蘇曜身上,語重心長道:
“蘇愛卿,朕知道你想要什么,但這一次,你不可再拒絕,懂嗎?”
對此,蘇曜啞然一笑,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
“謹遵圣意。”
皇帝面色潮紅,滿意地點點頭,然后莊嚴地宣布:
“關內侯蘇曜,戰功赫赫,保駕有功,朕決定晉封你為都亭侯,食邑一千六百戶,以示朕之恩寵。”
此言一出,全場瞬間沸騰,歡呼聲、祝賀聲此起彼伏。
兵士們更是激動得揮舞刀槍,為他們的將領感到驕傲和自豪。
而與樸素的將士們相比,聽到皇帝的這個封賞,百官們則是反應各異。
有的面露羨慕之色,有的則心中暗嘆,自愧不如。
一些近來與蘇曜關系還算尚可的人,如盧植、鐘繇等人,則是上前獻上祝賀,臉上洋溢著笑容。
然而,更多的人則是心情復雜。
張讓、何進、袁術等朝廷重臣,雖然表面上也隨著眾人鼓掌祝賀,但心中卻各有所思。
張讓心中暗恨蘇曜的崛起,這個踩著他鼻子爬上來的男人,每一次成功都是對他權勢構成了威脅,讓眾人看到他的虛弱。
何進則感嘆蘇曜的才華與運氣,同時也為自己之前的猶豫和擔憂感到一絲尷尬,決定回京后慎重考慮袁術的聯姻提議。
而袁術則更是心情沉重,他深知蘇曜的封賞意味著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穩固,自己與他的差距也愈發明顯。
他們都沒想到,皇帝竟然一步跳過了亭侯,直接封了個兩千石的都亭侯出來!
這一爵位,它不僅僅是一個榮譽稱號,更代表著極高的地位和權勢。
都亭侯乃是屬于漢代的二十級爵最高等級的列侯,其地位僅次于王公,位在其他官員之上。
這一爵位不僅享有極高的聲望,還擁有實質性的特權和待遇。
根據食邑的大小和地區富裕程度,在都亭侯下有亭侯,其上則是鄉侯和都鄉侯,最高便是裂土封國的縣侯。
像都亭侯就已經擁有自己的封地和食邑,從封地中收取賦稅作為自己的收入,同時還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行使一定的行政和司法權力。
更重要的是,都亭侯的爵位是可以世襲的!
這意味著蘇曜的子孫后代都可以繼承這一爵位和封地,形成一個世代相傳的貴族家族,可謂是躋身顯貴,位列公侯之門。
這樣的地位和權勢,無疑讓百官們對蘇曜更加敬畏和羨慕。
是的,沒人不服,不服不行。
這便是含金量最高的保駕之功啊。
沒有蘇曜的大展神威,他們和皇帝能不能安全回到平原城都是個問題。
此番若再不賞,那根本就說不過去了。
就問你還想不想讓人來給你保駕勤王了?
且說蘇曜領賞后,也沒忘了為手下將士們表功,尤其是劉關張三人的臨陣斬將之人等。
不過,對于其他人等,劉宏就沒有再做出過什么破格的封賞。
這有部分原因也是如今還在北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