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到底也是世家出身,儀表堂堂不說,禮儀上做的毫無挑剔。
二位老人本就是善意收留,聽他說的如此困難,也是感同身受:
“大家都是苦命人,答謝就不必了。”
“小郎君聽口氣似還是個讀書人家,咱老人家只盼你來日若能當官,莫要忘了今日之禍,好好對待百姓便可。”
太子聽此心里更是感動,滿口起誓答應。
老人見狀便讓妻子去準備些吃食。
太子張棟坐在簡陋的堂屋里,心中波濤卻沒有停息,仔細聽著外面動靜。
他知道,漢軍絕不會放過他,此地也不能久留。
但是該如何做,他還沒想好,就見一陣急促的敲門與呼喊聲響起。
漢兵來了!
老人讓他莫慌:
“快藏到床下。”
說著,他把太子張棟則藏在床下,用稻草遮掩后,慌忙去開門。
打開大門,與老人想象中那些兇神惡煞如亂匪的情況不同。
來者是一位自稱成姓的大漢軍官,不但沒有進來動粗搶東西,在詢問了一番情況后竟然還對他們好言安撫,把這老人看的愣了半晌。
“反賊奸惡狡詐,尤其是那偽太子在逃未歸,若您有所發現,還請及時來王府告知,我家君侯另有厚賞奉上。”
成廉說完后交代幾句便告辭離開。
漢軍的做派讓老人大感意外,他已經做好了大出血,甚至丟掉小命的準備。
畢竟,他的兩個兒子便是在這幾日的城中動亂中被那些內戰中的亂兵殺害。
他可謂是恨極了那些作惡的匪兵。
老人目送成廉徹底消失的街巷后,心中是五味雜陳。
他原以為漢軍也會像那些亂兵一樣,對他們這些平民百姓毫不留情,但眼前這位軍官的態度卻讓他大感意外。
一念及此,心中矛盾的老人回到屋內,發現太子張棟仍然藏在床下,他輕輕嘆了口氣,走過去將太子扶了出來。
“小郎君,如今外面世道紛亂,這些漢軍看似和之前的匪兵不太一樣。”
聽了這話,太子張棟的臉色頓時脹成了豬肝色。
不過老人卻似是未覺的說道:
“但確實也難保不會有所變故。
小郎君還是盡早離開此地,尋找一個安全之處藏身吧。”
老人的話聽得張棟心頭突突,但卻也沒多糾纏,只求待用過晚飯后趁夜離開。
對此老人倒是沒什么異議。
然而,老人卻不知道,他這一時的善念給了自己殺身之禍。
在他轉身的一瞬間,張棟目露兇光,拔出佩劍,一手捂住老人的嘴,另一手一劍刺進了老人的心窩。
這位因一時善心放張棟進來的老人便就此一命嗚呼。
然而張棟的殺戮仍未結束,他趁著廚房中做飯的老婦未察覺,悄然逼近,將這位正給他準備晚飯的婦人也殘忍殺害。
待得這一切落幕之后,這位大燕國的在逃太子才返回臥房,合衣躺在床上閉目假寐,努力平復著自己碰碰的心跳。
然而,他卻沒注意,自己這殘忍的暴行都被藏身衣柜中的小女孩目睹。
這位女孩是兩位老人的孫女。
在他們放張棟進來前,便以防萬一的將孫女藏了起來,因為一連串的變故來的實在太快,這位小孫女成為了唯一的幸存者。
她雙目含淚,從柜門的縫隙中目睹了一切,緊緊的捂著嘴。
直到過了許久,待得夜色深沉她才悄悄走出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