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牽招再獻策
“所以君侯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是想扶漢,還是要自立?”
“不會是打算一條路走到黑吧?”
回到自己房間的衛明與王凌低聲咬著耳朵。
好消息是蘇君侯終于認真了起來,想要在遼東大干一場。
而壞消息是,他們本來是想要勸蘇君侯堅定造反大業,以遼東為根基,割據一方,以謀天下之變的。
但,蘇君侯卻仿佛是忘了他之前的暗示似的,完全沒提這方面事情,讓人搞不懂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衛先生無須擔憂。”
王凌頓了頓,點頭道:
“我一早便追隨君侯,他雖然行事不羈,常有驚人之舉,但其胸懷大志,目光深遠,心系百姓,絕非池中之物。”
“造反這等事情何其敏感,雖然遼東天高皇帝遠,但也不得不慎重行事。”
“君侯既沒有反對訓斥我等,已是一個極好的信號。”
“或許他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或是想要先穩固遼東,再靜觀其變。”
“總之,我等且不可操之過急。”
王凌接著說:
“君侯既然有意在遼東大施拳腳,我等便應全力輔佐,助他成就一番事業。”
“至于最終是扶漢還是謀變,且看時勢如何發展,再做打算吧。”
聽了王凌的話,衛明躁動的心也些許平復了下來。
與此同時,對于眼前這個年紀輕輕的弱冠少年,他心中也有了絲佩服。
這個小子,比初見時,可謂成長飛快,不但坐到了將軍主簿的位置,而且聊起這些天下大勢,也是能侃侃而談。
甚至讓他都有了一絲危機感。
這蘇君侯該說他運氣太好,還是眼光太毒呢?
麾下能人志士可謂閃瞎人眼。
武官中,那呂奉先和徐公明的武勇已是令人刮目相看。
后來新來的這些關羽、張飛、趙云和典韋等人也各個身手不凡的當世高手。
文官之中,王凌小小年紀便已是沉穩干練。
而那劉玄德和牽子經也都是名師出身,各有獨到見解。
這些人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卻都是有真才實學之輩,遠非他過去所見那些義軍首領的部屬,或者普通太守的幕僚所能相提并論的。
就光看這些人才,衛明就驀然的生出一種天命在我的感覺。
不過么,他也知道,王凌說的很對,這事兒現在急不來。
于是乎,衛明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急躁與急切暫時壓下,轉而看向王凌:
“王主簿所言極是,是在下太過心急了。”
“君侯既有如此雄才大略,又有我等一眾忠臣良將輔佐,何愁大事不成?”
“我等只需耐心等待,時機一到,自然能夠順應天命,成就一番偉業。”
“衛先生能這么想,再好不過。”
王凌輕輕一笑:
“我們等身為臣子,首要之務便是輔佐君侯,為遼東的百姓謀福祉,為天下的太平盡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