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嘉德殿與北宮崇德殿由中間的一條狹長復道相連,兩邊有宮門,復道是吊腳的,有兩三層樓高。
平時大家可通過復道穿梭于南北兩宮,一旦有異樣,可切斷復道,固守于其中一宮。
像靈帝駕崩后,宦官們搞風搞雨,抗拒大將軍,并非他們控制了整個宮殿,而是因為他們和太后住在北宮,故而他們可以輕易封鎖通道,抗拒外庭。
但是,這南北宮的用途卻并非固定。
根據皇帝本人的性格和習慣不同,兩宮的功能是時常會有變更。
像是漢桓帝時,皇帝就在北宮理政,而靈帝登基后,為避免前朝影響,雖然妃嬪和太監都還是住在北宮,但其母董太后便堅持選在南宮嘉德殿抱著小皇帝臨朝聽政。
等靈帝即位后,南宮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他親政的宮殿,乃至于最后他也是病死在這嘉德殿之中的。
而為了方便他辦公,朝廷中樞機構尚書臺就設在嘉德殿的邊房,像大將軍何進和太傅袁隗,尚書令盧植等人每日辦公就都在這里。
可以說南宮是外庭控制的核心,曹操的虎賁軍也把這里看得是嚴嚴實實。
之前宦官們一投降,何進一邊趕宦官出宮,另一邊便緊著把妹妹和侄子都搬到了南宮來。
如今,他去找自家妹妹說理也去的是南宮,而不是宦官的老巢北宮。
他天天上班都在走這條路,都可以閉眼走了。
有何可怕?
果然,何進這一路是順風順水,屁事沒有就在偏殿中見到了何太后。
然而,兩兄妹這回再次是不歡而散。
那何太后許是許久不見張讓等人,不適應別人服侍,這次被伺候美了,念起了舊情。
又或者是事情幾經波折,她最后還是甘心放下權利,想保住宦官,給自己一個臨朝稱制的機會。
總之,何太后這次保人的意志比以往還要堅定。
兩人從國家大事,到家長里短,從義理到人情,爭了整整一上午。
這可把何進氣歪了嘴。
見到何太后這般油鹽不進,何進也是動了真火,竟然打小以來頭一次的,他罵了自家妹妹不懂事。
“如今外兵已入王畿,事態隨時失控,士大夫們群情洶洶要咱們給個交代。”
“此刻死保宦官,怕是會讓咱們何家陷入與全國為敵的萬劫不復之境。”
“你若再這般不懂事,我便自己解決了。”
“到時候別怪哥哥沒提前給你說過!”
說罷,何進也不顧及什么尊卑禮儀了,甩手便走直接就去隔壁尚書臺與諸公大倒苦水去了。
這一架吵得便是如此激烈,乃至于被攆出去在門外候著的小黃門都聽到了他們吵架的內容。
這一架吵得也是徹底的把宦官們最后的一點和平幻想打破,連那最親何家的郭勝此刻也不再說反對的話來。
沒有人愿意甘心受死,他們這些享受過無數榮華富貴的大宦官更是如此。
于是乎,就在這一刻,即便他們剛剛進宮,什么準備都來不及布置,處在如此劣勢的條件下,他們也還是決定奮手一搏了。
與何進的優柔寡斷相反,宦官們一旦決心發動,他們的動作就顯得非常之迅速。
就在當日的下午,臨近黃昏的時候,何進剛剛下班,走出尚書臺,與諸公道別,準備回家的時候.
突然,幾個小黃門跑來,宣詔太后之命,請大將軍入宮。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