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說罷,環視周圍一圈,見王匡撫須點頭,趙四郎則略略皺眉,似有動搖之色,便進一步說道:
“如今聯軍齊聚洛陽,我部大軍更是首立戰功,先拔頭籌,實乃聯軍中第一敢戰能戰之兵。”
“而在我部如此表現,相信諸位也心知肚明,皆因曹府君將士勇猛善戰,紀律嚴明。”
“其麾下部隊,與各位相同,亦多是臨時招募,然而卻在府君手中化腐朽為神奇,各個悍勇如猛虎。”
“而反觀諸位,雖人數眾多,卻如一盤散沙,難以形成合力。”
陳宮話鋒一轉,直視王匡與趙四郎:
“若繼續這般各自為戰,只怕不等董卓援軍到來,我等自己便要先亂了陣腳。”
王匡聞言,眉頭緊鎖。
雖然他有點不爽陳宮的指責,但這幾日來,他們與曹操并肩作戰,卻確實也發現了自己部隊的諸多問題。
于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曹孟德練兵還真是有那么兩把刷子。
不過嘛.
“陳主簿,你有何意,直說無妨。”
陳宮見王匡終于開口,心中一喜,也不再繞彎,直接表明了意思。
“什么?!”
“你們想把我等的兵收過去,讓曹太守一起來練?”
王匡震驚了,他沒想到這曹孟德竟然打的這個主意!
他手下的一萬大軍,可是他從河內和泰山老家招募來死士,是他的家底,怎可輕易讓人?!
這曹阿瞞,看著其貌不揚,膽子倒是挺肥啊。
竟然盤算起老子的兵權來了?!
當即,王匡就直接言辭拒絕了陳宮的建議。
曹操見王匡臉色難看,連忙打起圓場,但同時還是繼續提出這個借兵的要求。
“王太守言重了,且聽曹某一言,國事為重,我曹孟德絕無私心啊。”
王匡冷哼一聲,曹操就在那邊繼續說道小平津多么多么難打,董卓多么多么強大。
他們要想建功立業,衛護社稷,就必須力往一起使云云。
自己只是幫助練兵,絕無謀奪兵權的打算。
而只要他們愿意讓自己練兵,那么大勝的功勞他也是絕不獨貪的。
“難道,王太守就不想早點攻下此關,拿到先進洛陽的榮耀嗎?”
“難道,趙校尉也不想早點攻下此關,幫助蘇君侯減輕壓力嗎?”
曹操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誠懇與激動,他目光炯炯地看向王匡和趙四郎,試圖說服他們。
王匡聞言,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他深知曹操所言非虛,小平津關確實難打,而攻下此關對于聯軍來說意義重大,但是,將兵權交出,他心中始終有所顧慮。
而趙四郎則在一旁顯得更為猶豫,他看向王匡,又看了看曹操,心中權衡著利弊。
就在這時,陳宮再次開口,他語氣平和地說道:
“王太守、趙校尉,你們或許有所顧慮,但請放心,曹太守只是暫時接管兵權,待攻克小平津關后,兵權自然歸還。”
“而且,曹太守練兵有方,這是有目共睹的,你們難道不想讓自己的士兵也變得如曹軍一般勇猛善戰嗎?”
不想就怪了。
沒人能拒絕自己有一支能戰的強兵。
最終,雖然還多有猶豫,但在曹操和陳宮的勸說下,為了大計,為了大功,為了為了什么都好,他們兩人終于還是決定咬牙同意這個決定,將大軍交給曹操統一訓練,爭取突破小平津,先進洛陽城!
而得到了他們同意的表態后,曹操當即大喜過望,他深深鞠了一躬,贊賞兩人的英明決策,然后立刻轉身背對二人,臉上的喜色再也掩飾不住。
他和陳宮的計劃成功了!
拿到了練兵權,再帶著這些人立下大功之后,歸還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