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終曹袁爭霸以曹操的勝利的落幕,但是正兒八經的,官渡之戰絕不是那決定勝負的一擊。
即便遭遇了那等敗仗,痛失十萬大軍的袁紹,其依然坐擁河北四州之地,遠未到行將就木的時候。
大勝后的曹操依然對著這北方的巨物無可奈何。
然而,不得不說,世事無常。
個人的壽數,對于一個政治家來說影響太大了。
袁紹的早亡,以及他對繼承人的糟糕選擇才給了曹操各個擊破的機會。
即便如此,平定北方那些分裂后的袁紹勢力,曹操也依然花了數年時間。
也就是這一磨蹭,給天下各地的其他諸侯留足了發育時機,數年來各地都在征兵備戰,相互兼并,大搞軍備競賽,為最終的赤壁之戰的慘敗和天下三分的局勢埋下了伏筆。
袁紹的勢力便是如此強大,知道這些的蘇曜又怎么可能放任他去野區偷偷發育呢?
老兄,河北你就不要去了吧。
故而,對于袁紹提出的那些小伎倆,蘇曜自然不會讓他輕易得逞。
尤其是那個什么驃騎將軍的,蘇曜可太知道那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乎,蘇曜微微一笑道:
“說起來咱們這回若是順利解救陛下,待到論功行賞的時候,提起袁驃騎的名字,怕是也不太方便呀。”
一句話,袁紹頓時無言以對。
他自然知道,蘇曜這是在點他,你這驃騎將軍乃是矯詔來的,并不是個正經來路的官職。
袁紹臉色微微一變,隨即又恢復了平靜。
他自己如此,那蘇曜的車騎將軍又如何呢?
先帝的遺詔?
天下誰人會信?
咱倆明明是半斤八兩。
不過袁紹正準備反駁,蘇曜則輕輕放過了此事:
“況且驃騎將軍雖然尊貴,但手下卻并無領地,乃一光桿頭銜。”
“我知袁公現在大軍都要靠冀州牧等人供餉,如此寄人籬下豈不是與公的盟主名號大不相稱?”
“你既然拒絕了董卓的渤海太守之職,那現在南陽太守之位則是非公莫屬。”
“先太守張咨也是討董有功,該當升職,袁公正好接替他的職位,派人去南陽接管,也是為咱們西征討董的大業守好后門啊。”
袁紹聞言,心中不禁暗自思量。
蘇曜的話句句在理,不僅揭開了他驃騎將軍身份的尷尬,還巧妙地用南陽太守之位作為誘餌,讓他難以拒絕。
沒錯,一個現成的南陽郡,比起尚需奮斗努力才能搞的冀州領地,顯然有誘惑力的多了。
南陽郡地處中原腹地,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若是他能擔任南陽太守,那無疑將大大增強他在中原地區的影響力。
要知道,不但袁紹的本家汝南郡在南陽隔壁,精英薈萃的潁川同樣也在南陽隔壁。
扎根南陽可以輕松得到本家和世家們的支持,對于他的發展可謂大有裨益。
當然了,南陽郡地處四戰之地,周圍強敵環伺,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這個姓蘇的小子提出這個建議顯然不可能沒有別的心思。
一時間,袁紹糾結的不行。
“蘇君侯,此事事關重大,容我仔細考慮一番。”袁紹沉吟片刻后說道。
蘇曜微微一笑,點了點頭說道:
“那是自然,袁公可以慢慢考慮,不過,袁公也要明白,機會稍縱即逝,若是錯過了這次機會,那可就再也沒有了。”
袁紹聞言,心中不禁一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