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若論起天道公義,孫堅背信棄義,殘害同僚,若不嚴懲,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如何彰顯君侯之正義?”
婁圭一番話,字字珠璣,句句在理,讓在場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蘇曜聞言,緩緩睜開眼,目光深邃地看向婁圭,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對王凌說:
“婁子伯確實言之有物,小凌你覺得如何?”
王凌聞言,臉色微微一變,他自然聽出了蘇曜話中的深意。
他想要辯駁,再爭取一下,但略微頓了下便就此作罷。
王凌只是無奈地嘆了口氣,沉默片刻后,拱手道:
“君侯英明,婁先生所言極是,孫堅賊子大逆不道,當梟首示眾,以正典刑。”
蘇曜見狀,微微點頭,隨即轉身對袁譚道:
“袁公子,孫堅之事已決,不知對于如何處理其麾下余部,你可有何建議?”
袁譚聞言,心中一動,他知道這是蘇曜在考驗他。
乃父領南陽,如今大勝后,下一步便是要進逼宛城,而袁紹不在,他便是實際代行南陽太守的人。
倘若不能交出一份讓冠軍侯滿意的答卷,怕是難以讓其放心。
于是乎,袁譚略作思索后,便拱手答道:
“回君侯,孫堅麾下雖有不少勇猛之士,但除少數江東與淮泗老兵外,大多數皆是被其威逼利誘兼并而來,若能妥善安置,或可為我所用。”
“不過,其中如程普、孫靜和孫賁等核心將領,皆與孫堅關系密切,恐難輕易歸順,需慎重處理。”
蘇曜聞言,微微頷首,對袁譚的回答表示滿意,他沉吟片刻,道:
“袁公子所言有理,對于孫堅余部,當需區別對待。”
“對于那些愿意歸順者,可編入我軍,根據其才能委以重任;對于那些心懷異志者,則需嚴加看管,以防生變。”
袁譚聞言,心中一喜,連忙拱手道:
“君侯英明,袁某愿率麾下將士,全力協助君侯處理此事。”
蘇曜微微一笑,拍了拍袁譚的肩膀道:
“好,有袁公子相助,本侯定能早日平定南陽,安定局勢。”
袁譚的嫡系兵馬經過了魯陽圍城戰后損失慘重。
這次孫堅五萬大軍全軍覆沒,雖然因為他們騎兵數量有限,沒有把人都抓到,但是也逮了有萬余戰俘。
蘇曜對此也不吝嗇,他讓袁譚和趙云與典韋三人一起去參與整編,稍許恢復一下他的大軍基數。
畢竟,下來還要靠他們來守一下京師的南大門。
在商議完畢后,蘇曜便下令將孫堅押往刑場,當即處斬,明正典刑。
當即,婁圭和在場的南陽郡舊人們紛紛歡欣鼓舞,為仇寇伏誅而彈冠相慶。
同時,蘇曜也命人將程普、孫靜和孫賁等核心人士關押起來,押赴洛陽受審。
至此,孫氏集團的成年主干全部落網覆滅。
未來的障礙,又掃清了一個。
“好了好了,總算搞定!”
蘇曜笑呵呵的看著刑場上歡呼的百姓們,對自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而感到高興。
然后趁著大家這個高興勁,又宣布了一件令人“驚喜”的事情:
“大家下來加把勁,推平南陽后,咱們就回京辦登基大典!”
“啊?!”
“登基??”
“誰???”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