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縣令聞言,心中暗罵,知道這家伙是想來搶功。
但是,這匈奴大軍豈是易于之輩
想搶功,也不看看有命沒有:
“某觀縣尉泰然自若,可有已有退敵良策”
李縣尉哈哈一笑:
“宋縣令放心,末將已派人通知郡守,也派人去了長安求援。”
“只要咱們能堅守幾日,援軍必到!”
“堅守幾日李縣尉,你可知那匈奴人有多少兵馬咱們這點人,能守得住嗎”
宋縣令臉色蒼白,他感覺眼前這個縣尉就是個棒槌。
人家匈奴大軍可是號稱十萬之眾,自己這小縣城兵微將寡,滿打滿算連一千兵丁都湊不齊活,拿什么去抵抗
甚至宋縣令已經切切實實的動了一點投敵的打算,只是還不知這些匈奴人底細,故而還沒來得及行動罷了。
李縣尉一見他那窩囊樣又是哈哈一笑。
李敢比起買官的宋翔又是不同,他曾經在幽州當過縣尉,有戰斗經驗:
“縣令莫慌。”
“您不知兵,我卻是懂得。”
“匈奴號稱十萬,怕是兩三萬都沒有。”
“咱們這邊溝壑,他一時也難以聚集,更別提胡騎素來對攻城都沒什么辦法,咱們只要守好城墻,大門緊閉,等待后方支援便可。”
長安離這里不遠,董卓又是剛帶著大軍過來。
而匈奴人勞師遠征,在這山嶺溝壑之間通行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攻城器械帶上。
他們守城待援,實際上是沒有任何難度的。
除非那董卓腦子進水,不派援軍。
否則,等到這些匈奴人搞出好合適的攻城武器時,援軍也早就已經到了。這簡直是白送的戰功。
李縣尉都已經開始想象自己英勇表現,大功受賞的場景了。
見那宋縣令無能的模樣,李縣尉當即順理成章的接過了城防的重任,熟練的吩咐將士們準備箭矢、滾木和礌石等守城武器,還有動員更多的城中百姓一同協防城池。
這是他在幽州那邊的成功經驗。
對付缺乏攻城手段的游牧騎兵,最有效的辦法便是動員全城百姓,利用城墻和一切可利用的物資進行防守。
李敢深知,匈奴人雖然勇猛,但他們的攻城能力并不強。在缺乏重型攻城器械的情況下,他們很難對堅固的城墻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因此,李敢決定采取守勢,利用城墻的高度和堅固性來抵御匈奴人的進攻。
他命令守軍們將滾木、礌石等守城物資堆放在城墻上,準備隨時向城下的敵人投擲。
同時,他還組織了一支由百姓們組成的弓箭隊,讓他們在城墻上輪流射擊,以消耗匈奴人的有生力量。
但是,李縣尉卻不知道,自己的決策中有一個重要的漏洞。
他太過于依賴于過往的經驗,沒想到兩地的不同。
次日夜晚,匈奴圍城,寒風呼嘯。
當李縣尉剛剛巡查完城防,確認匈奴人沒有攻城手段后,他便安然的進入了夢鄉。
在夢中,李縣尉夢到了自己力壓宋縣令,大展身手揮斥方遒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