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在廷尉主管刑法的官員宣讀董卓罪行完畢后,五匹駿馬被驅趕向前,來到董卓身邊。
那行刑的劊子手將繩索被緊緊套在了董卓的四肢和脖頸之上,將他牢牢地與馬屁連接固定。
然后,就在蘇曜一聲行刑令下后,駿馬們被騎手們駕馭,四散奔跑。
就這樣,在無數圍觀官員和百姓的目光下,五匹駿馬一聲嘶鳴,馬蹄奔騰,繩索緊繃,董卓的身體瞬間被撕裂成五塊,鮮血四濺,場面慘烈至極。
而這慘烈的一幕不但沒有讓圍觀眾人們畏懼恐慌,反而是引爆了一陣雷鳴般的歡呼之聲。
“天吶,我不是在做夢吧”
“死了死了!”
“董賊終于死了!”
“冠軍侯萬歲!大漢萬歲!”
歡呼聲此起彼伏,響徹云霄。
百姓們眼中閃爍著激動的淚,他們奮力的揮舞雙臂,慶祝這個禍亂朝綱、殘害忠良的惡賊終于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百官們更是激動不已,他們紛紛走下高臺,來到刑場邊緣,看著董賊那血糊糊的殘軀拍手稱快。
他們知道,董卓的死絕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懲罰,更是對天下所有作惡者的警示。
“董賊伏誅,天下太平!”
不少人都高呼著這樣的口號,宣泄著心中的情緒,甚至竟然還有人想要趁亂闖進刑場,搶奪董卓的尸體,恨不得生啖其肉。
不過,這種太過夸張的限制場景的事情蘇曜自然不會允許。
刑場周圍,蘇曜的士兵們維持著秩序,阻擋那些神情亢奮的群眾,確保處決過程順利進行。
緊接著,董卓在京的部分家屬和親信、殘黨等也被一一押送過來,挨個處決斬首。
當行刑完畢后,蘇曜又立刻下令,將董卓首級取來,懸首城門,以儆效尤。
而與此同時,對于董卓在關中剩余的殘黨們蘇曜自然也不會放過。
首先威脅最大的便是董卓那派出去在北方與張遼等人對峙的李儒所部。
那些西涼勁旅還有部分北軍精銳擁有完整的編制和充足的野戰力量。
倘若讓他們逃出包圍,那關中各地將處處烽煙,對于地方經濟的破壞不可計量。
故而,在處刑了董卓后,蘇曜當即找來呂布,升騎都尉,率領自己麾下的兩千鐵騎直撲北方,與張遼和于夫羅率領的匈奴騎手們夾擊李儒。
呂布率領的鐵騎如疾風驟雨般席卷北方,他們的馬蹄聲震撼著大地,所到之處,無不令敵人聞風喪膽。
張遼和于夫羅的匈奴騎手們早已等候多時,見呂布大軍到來,頓時士氣大振,雙方迅速合兵一處,對李儒的部隊展開了猛烈的攻勢。
要說李儒部隊乃是董卓嫡系的西涼勁旅,又有相當部分高順帶來的北軍精銳,縱使不敵,也能給敵人造成相當損失。
然而,董卓的死訊就像一道晴天霹靂,瞬間擊垮了李儒所部的士氣。
尤其是當得知他們曾經效忠的領袖,那個權傾一時的董卓,竟然就這樣被五馬分尸,處車裂之刑,這讓他們感到無比的震驚和絕望。
“董公死了”
“這不可能!董公怎么可能就這樣死了”
“那咱們還在這里拼什么命啊!”
面對呂布與張遼等人的前后夾擊,失去了主心骨的士兵們軍心動搖,兵無戰心。
李儒雖然有心重整士氣,帶領部隊撤退,以圖東山再起。
但是,高順率領的北軍卻做出了和他們相反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