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蘇曜改革官制的方案,眾人震驚之余也都發現了一個致命的缺陷。
畢竟,三省六部制乃是皇權集中的改革,這層層制衡之下,固然提高效率,但是蘇曜到底不是皇帝,他又該在其中扮演什么身份呢?
賈詡的話可謂一語中的,直指核心。
王凌也緊接著站了出來,直接言說蘇曜的提案雖好,但在這之上,還是應該先恢復丞相職位,然后由冠軍侯任丞相,統領百官如此才能算是名正言順。
王凌的話說得荀彧和鐘繇等人心中一緊,設立丞相,無疑是與這套改革方案背道而馳的決定。
一旦如此,冠軍侯軍政一把抓,再加上其改革官制以及皇帝丈夫的特殊身份,必將一躍而成為遠超董卓,僅次于王莽一樣的權臣。
如此一來,其必站于風口浪尖,雖能暫時穩定局勢,但長遠來看,恐怕會為朝綱埋下更深的隱患。
但是,他們倒也沒有出言反對。
原因也很簡單,時勢如此,在這天下大亂,中央權威淪喪,諸侯割據之勢漸成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大魄力之人,以強有力的手段掌控大局,重整朝綱,壓制地方分離勢力。
現在看來,不管是出于他們自身所在的陣營,還是出于對天下局勢的判斷,毫無疑問,目前并沒有任何一個比冠軍侯更適合擔此重任的人選。
于是乎,在王凌與賈詡之后,他們也緊接著上前表態支持。
不過,蘇曜的回應卻讓他們大感意外:
“沒有那個必要。”
蘇曜笑著點頭:
“我既廢三公九卿制,自然更不可能再開歷史倒車,這丞相之位,我沒有那個興趣。”
“啊?”
“什么?!”
眾人聞言,皆是面露驚愕之色,顯然沒想到蘇曜會如此直接地拒絕設立丞相的提議,并且表示對丞相之位毫無興趣。
“君侯此言何意?”
賈詡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解:
“如今時局動蕩,正需一位強有力的領袖來引領國家走出困境,君侯既有此才能,又為何不愿擔此重任呢?”
王凌也緊接著說道:“是啊,君侯,您若是不愿任丞相,那這朝中又有誰能擔此大任呢?”
蘇曜微微一笑,目光掃過眾人,沉聲說道:
“諸位不必擔憂,我并非不愿擔當重任,只是不愿被丞相之名所束縛。”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丞相一職,權柄過重,一旦設立,便會為后世開此例之先河,雖能暫時穩定局勢,但長遠來看,卻可能為未來埋下隱患。”
“如此作為,實與我革故鼎新的意愿背道而馳。”
荀彧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之色,他撫須笑道:
“君侯所言極是,丞相之職,確需謹慎考慮,不過,君侯既不愿任丞相,那又該如何統領百官,推行改革呢?”
“誰說不當丞相就不能理政了?”
蘇曜呵呵一笑,說道:
“我只需拿大將軍之位,掌兵馬之權,再待萬年登基后與其大婚,以大將軍之位暫行攝政事,如此一來豈不是兩難自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