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是如關張趙典等這些早早跟隨自己的親信們獲得了授勛和提拔,對于那些歸降來的將士們,蘇曜自然也不會虧待。
除了采用募兵制,由朝廷直接發響,成為職業軍人的親軍十二衛外。
對于地方部隊,蘇曜選擇了抄后世作業,在地方設立軍屯衛所,兵農一體,緩解財政壓力的同時為來日剝離地方太守軍權作準備。
不過,由于蘇曜目前實控只有遼東全境和兩京司隸的部分地區,故而暫時只能說是搭起了框架,小范圍執行。
比如對于那些歸降來的西涼兵們,蘇曜就先行給他們設立了涼州衛和武威衛的編制。
如張濟和李雷等也都因此榮升正四品的衛軍中郎將,且先行在京師周邊撥給土地,供他們屯田駐扎,以待來日重建對涼州的控制后便讓他們榮歸故里,在家鄉展開軍屯建設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土地寸土寸金,本來很難找到有這么多額外的可供那上萬降兵屯田的土地的。
然而,董卓與京師之前那些造反的世家們顯然是為此幫了蘇曜一個大忙。
經過他們的一番折騰,蘇曜在收復洛陽后很快就盤出了周邊有一大片無主的土地。
雖然當地世家豪強們一度曾想盡辦法,搞些什么虛假證明想要將那些土地據為己有。
不過,當時留守京師的乃是大儒盧植,這位幽州出身的倔老頭根本沒有給那些人機會,直接以鐵腕手段,將那些虛假證明一一駁回,確保了那片土地真正歸入了朝廷的囊中。
蘇曜得知此事后,對盧植的果斷和忠誠大為贊賞。他知道,有了這片土地,自己就有了更多的籌碼來安置歸降的將士們,同時也能為朝廷帶來更多的收入和稅收。
于是,蘇曜立刻下令,將這片土地劃分為若干個軍屯區,分配給歸降的西涼兵們進行屯田。
他還與盧植、賈詡、荀彧和鐘繇等人一同,制定了詳細的屯田計劃和考核標準,確保這些將士們能夠迅速適應新的生活,為朝廷貢獻自己的力量。
兩京司隸如此,對于遼東老家蘇曜自然也不會忽略。
在那里,作為蘇曜控制最深的地區,便是首先執行軍政分離的地點。
比如劉備、徐晃和成廉等留在幽州的部屬,蘇曜就派快馬給他們升官,同時講解新法要義。
首先,對于幽州關內,屯駐上古的軍司馬徐晃,蘇曜便升其為從四品的上谷衛中郎將。
然后對于關外的遼東,劉備這位昔日的襄陽縣令就一躍升遼東郡長,掌一郡之政,宣風化、平獄訟、均賦役,以教養百姓,同時考察考察屬吏,上下文移云云。
其中與往日太守權限最關鍵的兵權卻是一點沒提,只保留了緝捕盜賊的職責。
而這被分割的兵權則交給了與劉備一同駐扎在遼東的前司馬成廉,這一次也同樣升官,但卻并不是如張濟和徐晃等人那樣的衛軍中郎將。
對于這個最早就跟隨蘇曜的親信,為了以示嘉獎,也同時為了加強對幽州關外五郡以及新征服的高句麗地區的控制,成廉的官職與中央親衛軍諸人相同,都是這從三品的親軍中郎將,行都督五郡兵馬事,在當地募兵設鎮,建立軍衛,鎮守關外,收五郡太守兵權。
日后,得到這個消息時,劉備成廉等人是無不感激涕零。
“大將軍恩義,備永生難忘!”
劉備聲音哽咽,眼中閃爍著淚光,接過傳旨人員交來的官印和虎符佩劍等,朝著洛陽方向深深一揖:
“備定當竭盡所能,治理好遼東,為大將軍守住這后方重地,絕不辜負大將軍的厚望!”
與之同樣的,還有雙手顫抖的成廉。
他直接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地大喊:
“末將成廉必誓死追隨大將軍!”
在眾人的帶動下,將士們熱血沸騰,高聲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