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蘇曜的話,盧植嘆了口氣,沉聲道:
“大將軍,如今朝廷的財政赤字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自黃巾之亂以來,地方貢賦逐漸斷絕,朝廷收入銳減。”
“而董卓亂政期間,更是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民不聊生,國庫空虛。”
“如今雖然大將軍您快速收復了關中,并未對當地造成太大破壞,但是接下來登基大典和大婚儀式的開銷,還有開倉放糧、賑濟災民、重整軍隊、犒賞三軍等費用,朝廷的財政已經是陷入了絕境。”
“考慮到接下來還有重整官制和舉辦科舉考試等各項支出,咱們別說熬到秋收了,今年夏天恐怕就過不去了。”
蘇曜聞言點了點頭。
對于財政問題,他心里還是大概有數的,這也是接受大漢朝廷必然要面對的問題。
這其中,盧植沒有提到的還有一個大頭,那就是供養皇室的宮廷開支和朝廷百官的俸祿。
昔日曹操在迎回漢帝,接受了漢帝國朝廷后,由于憑空多了這么大一筆開支,為了彌補財政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以至于后世考古有言“漢墓十室九空”。
如今,如此一個巨大的窟窿落在了蘇曜頭上,怎么解決也就成了他接下來要面對的頭等難題。
對此,面對蘇曜的提問,盧植首先道:
“大將軍,依老臣之見,如今朝廷財政困窘,當務之急乃是開源節流。”
盧植沉吟片刻后,緩緩說道:
“所謂開源,便是要增加朝廷的收入來源,眼下朝廷可從幾個方面入手。”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自然還是重新恢復并加強對地方賦稅的征收。”
“如今各地諸侯割據,對朝廷的貢賦多有拖欠,大將軍可派遣得力官員前往各地,督促各地太守州牧等按時繳納賦稅,確保朝廷有穩定的財政收入。”
蘇曜聞言,眉頭微皺。
他深知,各地諸侯如今已漸成尾大不掉之勢,想要他們乖乖繳納賦稅,恐怕并非易事,不是派幾個官員就能搞定的。
眼下他能夠控制,并且穩定交稅的地盤也就是兩京司隸除了河東河內外的幾個郡縣,遼東雖然也能保證控制,但是路途遙遠,本身也非富裕之地,不要朝廷的轉移支付就不錯了。
見蘇曜不言,盧植自然也很清楚,這并非是什么見效快的事情,很快他便提出了第二個建議:
“其二,便是發行新幣,整頓貨幣流通。”
盧植繼續說道:
“如今市面上貨幣混亂,董卓亂政期間更是大肆鑄造劣質錢幣,導致通貨膨脹嚴重。”
“故而,大將軍可下令鑄造新幣,規范貨幣流通,同時設立專門機構負責貨幣的發行和管理,以此增加朝廷的鑄幣稅收入。”
這話說的蘇曜心中一動,發行新幣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在后世,許多王朝都通過發行新幣來整頓貨幣流通,增加財政收入。
不過,這也需要謹慎操作,否則一旦引發貨幣貶值,將會引發更大的混亂。
同時,雖然盧植沒說,但蘇曜很清楚,鑄幣需要用到大量的銅,而根據他多年的游戲經驗來說,目前他的控制區內并沒有什么主要的銅礦產地。
“太傅所言雖好,但這些恐怕都是很難短期見效的政策吧。”
蘇曜摸了摸鼻尖,皺眉問:
“想靠這些政策在短期內解決朝廷的財政危機,恐怕根本是做不到的吧”
盧植聞言,微微點頭。
這兩項政策乃是治本之策,而眼下支出用度極大,根本等不及這些政策見效,故而,目前唯一的辦法就只有節流了。
“節流”蘇曜頓了頓,“那太傅是想從哪里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