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河內郡當地軍事長官的正職就落到了宋憲身上。
不過郝萌作為河內本地大將,蘇曜也沒有虧待,讓他繼續擔任原職校尉,作為宋憲的副官,兩人一同掌管河內軍務。
最后,河內掌司法的郡丞一職的人選,蘇曜也沒有太費腦筋,直接委托給朝廷讓他們選派一個精通漢律的官員。
在任命了這些重要官員后,蘇曜還特意召集了河內郡的各級官員和世家大族代表,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會議。
會議上,蘇曜首先闡述了朝廷對河內郡的改革措施和未來發展規劃,強調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和治理的重要性。
接著,他鼓勵各級官員和世家大族代表積極建言獻策,共同為河內郡的繁榮和發展貢獻力量,以及敦促鼓勵眾人,積極參加日后朝廷舉辦的科舉考試等等。
這時候,之前歸降的張承和蘇曜帶來的司馬朗就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
兩人身為河內本地知名世家,其以身垂范的支持起到了良好的表率。
不支持也不行。
司馬朗的老爹還當著洛陽令,自己也在御史臺里八面玲瓏,雖然他們對蘇曜的種種變革心存疑慮,但蘇曜的兵威確實給朝廷尤其是洛陽周邊帶來了穩定。
這與后世董卓亂政時,中原一片大亂,司馬家等中原世族紛紛逃離形成了鮮明對比。
故而,縱是他們心存疑慮,有所不滿,但遠遠不到為此舍棄家業,公開反對的程度。
司馬家如此,張家亦然。
張承本人幾乎就是戰場上被俘,對于蘇曜的威名和手段,他有著切身的體會和深刻的認知,萬萬是不敢反對的。
君不見,那向雄就是因為投降慢了,悶頭逃跑,最后在后門處被擒還胡言亂語,落了個滿門抄斬的結局。
回想起向雄那悲慘的下場,張承等本地世家就不禁打了個寒顫。
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了,蘇曜雖然年輕,但手段雷厲風行,對敵人絕不手軟。
對抗是死路一條,合作還有一線生機。
既然如此,那么大家此刻自然就是一團和氣,吹的是花團錦簇,全力表示支持蘇曜的改革和政策。
對于這些人的小心思,蘇曜其實心里也有數。
不過這不要緊。
只要這些人表面上愿意合作,能夠執行他的政策,不進行武裝暴動那就足夠了。
畢竟,真正的權力,從來都不是靠嘴皮子說出來的,而是靠實力和手段去掌控的。
等到他的政策生效,局勢穩定后,這些人再想反對,那他們也就只能是螳臂當車,不值一提了。
“諸位,本將軍感謝大家的支持和信任。”蘇曜站起身來,目光深邃地掃過在場的眾人,聲音沉穩有力,“河內郡的未來,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付出。”
“大將軍放心,我們一定會竭盡全力,不負大將軍所望!”眾人紛紛拱手行禮,表示將全力支持蘇曜的改革和發展規劃。
蘇曜微微點頭,心中暗自盤算著接下來的計劃。
他深知,雖然河內郡已經平定,但天下的局勢依然動蕩不安。
各地諸侯割據一方,屢有爭斗,如王匡這般心懷野心,對中央命令陽奉陰違者不知凡幾。
而朝廷現在不但中央軍的力量沒有恢復,還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危機。
蘇曜必須與時間賽跑,在各地的反對浪潮形成之前,建立穩固的根基,保持強大的軍力。
為此,在下令于河內籌集錢糧物資,并將其解運洛陽,暫解燃眉之急后,蘇曜沒有選擇回京,而是直接將目光放到了西側的河東郡上。
這個朝廷的鹽鐵基地,現在正被白波軍撕裂,當地太守王邑困守郡府安邑,數年不得寸功。
這個太守既解決不了當地白波軍的動亂,也無法向朝廷錢糧與物資支持。
現在王匡授首,河內克復,是時候解決河東郡的遺留問題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