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只覺民生之事繁雜瑣碎,難以盡善,如今觀之,大將軍這一系列舉措,竟能在短短時日讓安邑城煥然一新,百姓們安居樂業,實乃我等之幸,大漢之幸啊!”
“伯達所言極是。”
郭嘉輕搖羽扇,眼中滿是笑意:
“我原還以為大將軍只是一個力拔山兮的勇者,卻不曾想,他在這為政之事上也有如此經驗。”“推行均田、開倉放糧、清查田畝,樁樁件件皆為百姓著想,這才換來了如今的民心所向。”
“民心既得,這河東之地,乃至整個大漢,何愁不能復興”
郭嘉的感嘆頓時引來了王凌等人的共鳴,大家紛紛舉杯共飲,一時間頗為意氣風發。
這一幕,可把荀攸看的是感嘆不已,心中直呼后生可畏。
要知道,這司馬朗雖出身名門,但也不過就是個剛剛加冠的新人御史。
如今,他居然能如此迅速地躋身都察院高層,擔任左都御史副職,輔佐黃琬統領監察司。
這一任命,簡直驚掉了包括司馬朗本人在內的所有人的下巴。
而那郭嘉,本就是被破格征辟入大將軍府,如今更是一躍成為右都御史副職,協助鐘繇掌管審計司。
一介寒門,如此升遷,簡直聞所未聞!
與之相比,程忠那個歸降過來的小縣令,被蘇曜看中,直接任命為戶科給事中,監察戶部,不過是個六百石七品官之間的平調,看的倒不是那么扎眼了。
不過當然了,幾人升官也不是白升,那都是帶著任務的。
司馬朗受命徹查三河官場積弊,深挖那些隱匿在暗處、與地方豪強勾結的種種官員,以及那些趁著亂局悄悄積蓄勢力,私藏甲兵,擴張武力的世家。
沒錯,司馬朗這次肩負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蘇曜在實控區,尤其是三河之地優先開展的“限武令”。
此令不但重申大漢朝現行的律法中關于民間私藏兵甲的禁令外,還進一步規定,凡民間私藏的甲胄、弓弩、長矛等重型武器,必須限期上交官府,違者以謀逆論處。
而普通百姓家中僅可保留用于自衛的短刀、短劍和棍棒等輕便武器。
這一政策的推行,自然旨在削弱地方豪強和世家的武裝力量,防止他們擁兵自重,威脅朝廷的統治。
同時,也是為了確保百姓的安全,避免戰亂時期民間武器的泛濫。
司馬朗深知此任務的艱巨,尤其是面對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反彈。然而,他也明白,這是蘇曜對他的信任和考驗,更是他為國為民、施展抱負的機會。
于是,司馬朗帶著蘇曜的手令,開始了在三河之地的巡查。
他首先來到了河內郡的溫縣,這里是司馬氏的祖籍之地,也是他家族的大本營。司馬朗知道,若想順利推行“限武令”,必須先從自家做起。
一進溫縣,司馬朗便召集了族中長輩,傳達了蘇曜的“限武令”。
這道命令一經傳出,整個司馬氏家族瞬間炸開了鍋。
族中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匆匆趕來,將司馬朗圍在中間。
為首的一位老者,乃是司馬朗二爺,只見胡須白,滿臉怒容的訓斥道:
“伯達,你這是何意咱們司馬氏在這河內扎根多年,私藏些兵甲也是為了自保,居然卻要我們上交”
司馬朗神色堅定,對著長輩們深深一拜,說道:“從祖伯,如今大漢動蕩,各地豪強擁兵自重,百姓苦不堪言。”
“大將軍致力于整頓吏治,恢復太平,私藏兵甲乃是觸犯律法之事,咱們司馬氏身為名門望族,更應以身作則,為百姓和其他家族做出表率。”
老者氣得吹胡子瞪眼:“你這孩子,怎么如此糊涂!那些兵甲可都是咱們祖祖輩輩攢下的基業,不光是你爹司馬防的功勞。”
“如今你說交就交,哪有這么容易”
“活到現在的世家,哪家沒有點當世人杰,你以為就你聰明嗎”
“不說近些年來越來越嚴重的民變,就說平時里那些家長里短的糾紛和用水的矛盾。”
“倘若我們交了,別人不交,沒了自衛手段,有個萬一,咱們如何應對”
“此乃自毀家門之舉,是萬萬不可以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