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鮮于輔深知蘇曜麾下兵將多勇猛與智謀之士,故而他并未立刻輕信,而是反問道:
“馬騰不是已經蘇曜帶回洛陽為質嗎那馬休當真會置其父性命于不顧,倒戈歸降”
這一點其實最初程緒也沒什么把握,故而他最初的主要目標并非馬休,而是拉攏其他歸降的西涼軍諸將。
但是,馬休的回信卻讓他心中信了七分。
馬休在信中也是言辭懇切,他首先表達了對劉虞的敬仰和對蘇曜的不滿,他提到自己等人本就心向漢室,與蘇賊勢不兩立,若非蘇賊以大火焚山迫降他們,他們是絕不會輕易投降。
投降蘇曜本就是被迫為之,而更可恨是那蘇賊殘暴,對他們并不信任,不但將其父貶為庶人,帶回京師羞辱,更是將他們的編制幾乎都全部打散,常常監視打壓,使得他們心中怨憤不已。
“常言道父辱子死,如今蘇賊大軍頓兵城下,進退兩難,休愿為劉使君效犬馬之勞,提兵倒戈,以報父仇,盡孝道,助使君大破賊軍,解高柳之圍。事成之后,休愿追隨劉使君左右,復興漢室。”
程緒將馬休的回信呈給鮮于輔后,鮮于輔反復研讀,依舊心存疑慮,但又覺得其中所言也并非毫無道理。
鮮于銀在一旁早已按捺不住,急切地說道:
“大哥,馬休所言句句在理,如今敵軍軍心不穩,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若錯過此次良機,日后再想破敵,可就難上加難了。”
“沒錯,馬休所言我覺得可以姑且信之。”
程緒也跟進道:
“將軍可還記得公子劉和(劉虞之子)他在朝中為質,便送回信說,那馬騰境遇堪憂。”
“作為歸順的諸侯,蘇曜并未給他什么禮遇,反而將其貶為庶人,只撥一小屋供其監視居住。”
“如此待遇,想來馬騰在京中必是過得朝不保夕,每日都要忍受蘇曜派來之人的羞辱與刁難。”
“劉和公子都知這般之事,想來馬休自然也知其父在京中凄慘,欲報父仇自也在情理之中。”
“那蘇賊竟是這般對待降者”
鮮于輔挑了挑眉,冷笑一聲,說:
“如此自負,也難怪麾下將士離心,只是這等大事,不可不防,對于該如何配合之事,咱們還要細細謀劃才行。”
接下來,雙方繼續悄悄進行書信往來,很快便定下來一條穩妥的策略。
馬休在信中提出,最近大雪連連,補給運輸不便,隨軍胡人不堪其苦,軍心浮動,近日便要撤軍,這正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等到胡人撤軍后,由于圍城兵丁的減少,馬休會接管一部分營區防務,屆時他就可以趁夜發動兵變,打開營門,迎接鮮于輔的大軍入內。
屆時,他們一起直搗中軍帥帳,必可斬殺關羽,一舉擊破這支圍城的賊軍。
漢軍營地。
“你們說劉虞老賊的那幫人會上當嗎”
隨著計劃的緊密推進,張飛不由問道:
“這賊老天的雪是越下越大了,要是讓俺老張來,我是絕不會在這天氣來出戰的。”
張飛的話引起了部分人的共鳴。
確實,大雪紛飛,天寒地凍,這種天氣下行軍作戰,對士兵的體力和士氣都是極大的考驗。
然而,關羽卻是撫須一笑,自信道:“正是這個天氣,他們才更會相信。”
“胡人素無軍紀,利則聚,不利則散。”
“今我軍頓兵城下,大雪漫天,胡人跑路乃情理之中,他們焉有不信之理”
“關將軍說的沒錯。”
傅干也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