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公孫瓚不愧是后世靠著一身武力消滅劉虞雄霸北方,與袁紹爭奪天下的諸侯,其進展迅速,超額完成任務,著實出乎了蘇曜的意料。
“怎么會這樣!”
“我大將潘鳳在何處南皮為何輕易丟失!”
稍早前的高邑城,同樣接到消息的韓馥幾欲吐血。
韓馥不能理解,那公孫瓚只有一萬余人,他派潘鳳領兵兩萬與其對峙,萬千叮囑注意防守,怎么就能這么快就把南皮丟了
韓馥怒火沖天,身邊謀士們也是瞪大雙眼,來報斥候縮著腦袋,痛心疾首:
“使君息怒,使君息怒啊。”
“那公孫瓚誘敵深入,潘鳳將軍求勝心切,貿然追擊,結果中了敵軍的埋伏,兵敗身死,南皮城也因此失守。”
很快,在這位親歷大戰的斥候講述下,渤海之戰的全貌才為韓馥等人所知。
原來,比起關羽的穩扎穩打,公孫瓚雖然帶兵不多,但風格卻激進很多。
公孫瓚自知己方只有一萬余兵馬,圍攻郡府顯然難以正面取勝。
于是乎他一早就放棄了圍城的打算,一入渤海郡便是侵略如火,充分發揮麾下白馬義從在河北平原的機動優勢,四處出擊。
在那廣袤的河北平原上,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如同一群白色天災,在渤海郡內呼嘯而過。
他們所到之處,那是燒殺搶掠,厲行三光。
而且,每燒一村,公孫瓚都必留一人活口,在將這些人所見所聞傳揚出去的同時還讓他們給潘鳳和渤海太守帶話,其言辭極盡挑釁之能事。
那些僥幸逃生的村民,懷揣著無盡的恐懼,一路狂奔,將公孫瓚軍隊的暴行添油加醋地訴說給周邊的村落。
一時之間,渤海郡內人心惶惶,流言蜚語漫天飛舞。
這一幕不但把渤海太守氣的是火冒三丈,大將潘鳳聞之更是怒不可遏。
“混賬東西!”
“挑釁,這是對老子的挑釁!”
“他公孫瓚以為自己是天王老子不成竟敢在老子面前如此放肆!”
潘鳳拍案而起,眼中怒火熊熊燃燒。
他乃是韓馥麾下大將,素以勇猛著稱,在黃巾之亂中屢立戰功,少有令他心服之人。
如今潘鳳見公孫瓚如此囂張,心中更是按捺不住。
當即,他便下令讓駐兵城外一角的大軍移師南征,尋找公孫瓚主力部隊的位置,加以殲滅。
“將軍息怒啊,公孫瓚此舉顯然是為了激怒我軍,誘使我軍出營追擊,不可中計啊!”一旁的謀士急忙勸道。
面對謀士的苦口婆心,潘鳳則是冷哼一聲:
“汝等休要聒噪,某安能不知此乃他激將之法也”
潘鳳滿臉不屑,橫眉立目掃視一圈身旁謀士:
“然吾觀那公孫瓚,不過仗著白馬胡騎來去如風,方才在我渤海郡肆意妄為。”
“今若不戰,我軍士氣受挫,日后何以御敵再者,我兩萬精銳在手,他不過三千胡騎,我焉有畏懼之理”
謀士們一聽那是大驚失色:
“不可啊,潘將軍!”
“白馬義從來去如風,我軍又要如何覓敵”
“一旦深追,恐被絕歸路,我軍危矣!”
“胡言亂語!”
潘鳳再拍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