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英明!家兄定不負所托,必當竭盡全力,助大將軍平定冀州!”
說完,蘇曜便讓他先暫且下去,稍后再詳細商議具體該操作的事宜。
張望深深一拜,歡喜退下,其余眾人見狀也是受到鼓舞,紛紛上前表態:
“大將軍,我家麹校尉也一心向漢,盼著能追隨您建功立業,如今已在軍中聯絡千余忠義騎士,只等您一聲令下,我等便當化為利刃,直刺賊軍要害!”
那名麹義的親兵上前一步,滿臉熱忱。
麹義的本事蘇曜自然是了解的,那可是有趙云親自作保的猛將,若論攻堅克敵,恐怕還在張郃之上,那千余鐵騎也是相當寶貴的戰力,比那些征召雜兵強上太多。
于是乎,蘇曜接過其書信,掃過之后便將其笑納,夸贊一番后便讓這個小子也先下去,之后再告訴他具體該怎么做。
有著張郃與麹義部的成功案例,其余人見狀,更是按捺不住,紛紛爭前恐后地上前表明自家主將歸降之意。
一時間,議事廳內人聲嘈雜,諸使者言辭一個比一個懇切,將各自將領對朝廷的忠心與對蘇曜的敬仰之情描繪得淋漓盡致。
對這些人,蘇曜自然是一一安撫接納,隨后吩咐親兵帶這些使者下去休息,等候他的安排。
“大將軍,這些人可信嗎”
趙云走進廳內,低聲問道。
蘇曜笑了笑,淡淡道:
“信與不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現在別無選擇。韓馥大勢已去,這些人不過是見風使舵罷了。只要我們利用得當,他們就是我們的助力。”
趙云點頭稱是,隨即又問道:
“那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行動”
蘇曜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指著邯溝城南,上一次伏擊麹義的小樹林,沉聲道:
“韓馥大軍糧草被毀,軍心渙散,如今又有多位將領暗中歸順,正是我們一舉擊潰他們的最佳時機。”
“明日,我們便以邯溝城為據點,主動出擊,與曹操、張郃麹義等人里應外合,前后夾擊,徹底擊潰韓馥的二十萬大軍!”
“主,主動出擊嗎”
典韋瞳孔一震,略有不安道:
“雖然由于曹操的偷襲,給咱們爭取了一天的準備時間,但結合這些歸降之人的信息,撤退敵軍規模也仍在十七八萬余數。”
“而這些降者看著不少,但實際他們能調動的親信力量也就不過萬余之數。”
“這些人,加上咱們和曹操的部隊,能有個兩萬余人也就頂天了。”
“如此差距,還要主動出擊,是否有些太過冒險”
見典韋粗糙的大手不由得握緊了手中的鐵戟,蘇曜是哈哈一笑:
“確實,紙面上敵我雙方的人數差距很大。”
“但是,戰場局勢,從來就不是僅以兵力多寡來論勝負的。”
“秦末巨鹿之戰,項羽數萬楚軍可滅秦軍四十萬,而彭城之戰又以三萬兵力破太祖劉邦近六十萬大軍。”
“如今我與韓馥對決,其二十萬大軍看似龐大,實則已是強弩之末。”
“其糧草被毀,軍心渙散,內部將領紛紛倒戈,這樣的軍隊,早已失去了戰斗力。”
“而咱們雖然人數不多,但士氣高昂,裝備精良,再有多位將領暗中歸順,里應外合之下,韓馥的大軍又焉能擋我一擊”
典韋聞言聽得是熱血沸騰,緊握武器道:“大將軍英明!”
“末將愿領死士沖在最前,為我大軍開道,定要讓那些賊逆見識我等的厲害!”
“好!”蘇曜拍掌說,“典將軍有此豪情,何愁我軍不勝”
說罷,蘇曜便開始分派任務。
這一戰,他們主動出擊,可謂是傾巢而出,典韋,趙云分別各領自軍精騎,埋伏林中,等待信號。
而蘇曜自己,則親率赤云甲騎,作為雷霆一擊的主力。
至于歸降的使者們,蘇曜也將他們一一喚來,分派任務后著人好生送回。
同時,還有數騎自家的使者,連夜趕路,繞道韓馥大軍的身后,通知尾隨在敵后的曹操和自家步卒主力加快腳步,為明日決戰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