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蘇曜了解事情原委后,他看了眼衛明等人期待的目光,又瞥見荀彧等人緊張的神情,突然哈哈大笑:
“本將軍還當是什么大事。陛下若真要賞,不如多給將士們發些糧餉。至于九錫什么的,還是免了吧!”
衛明急道:“大將軍!此乃朝廷體統.”
蘇曜擺手打斷:“什么體統不體統的。本將軍行事,向來只問對百姓有無益處。這些虛禮除了勞民傷財,還有何用”
“朝廷若是覺得近來手頭寬裕,沒地方撒錢,那不如多給將士們分些土地和錢財,再給地方多建些學校和紙坊,發展經濟和教育。”
蘇曜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安靜下來,眾人面面相覷,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萬年眼中更是神色復雜,她頓了片刻,隨即輕咳一聲,打破了短暫的沉默:
“大將軍心懷天下,不以功名利祿為念,實乃我大漢之幸。只是這封賞之事,關乎朝廷威嚴與功臣激勵,也不可輕易擱置。”
“今大將軍以萬戶侯之尊,又立平四州之功,九錫之賜,理所應當,還望大將軍切莫推辭。”
萬年發言后,少壯派的諸臣們也紛紛進言,說大將軍功勛卓著,當受此賞云云。
“諸位莫要這般客氣,本將軍此言自乃真心實意。”
蘇曜環視一周,深吸口氣說:
“昔日霍去病曾說出過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
“我今既繼承冠軍侯之位,這天下未平,我又有何顏面受此重賞”
“九錫之禮莫非就這般不值錢了嗎”
蘇曜此言自然是出于真心。
雖然說一向不愛上朝的蘇曜這一次能掐著點過來,確實是得到了賈詡等人的提前報信。
但九錫之禮,卻并非他現在就想要的。
曹老板未平天下就給自己加九錫之禮,引得后世孫權和司馬昭等人紛紛效仿,以至九錫之禮成了亂臣賊子的標配,為世人所不齒,逐漸爛了大街。
他蘇曜則自然沒興趣開這個先河。
蘇曜堅辭不受,場面一時陷入僵持。
就這時,荀彧上前一步,恭敬地說道:“陛下圣明,大將軍高風亮節,不愿此時接受九錫之禮,足見其忠誠與謙遜。臣以為,可依劉太常與盧太傅所言,先封大將軍為公爵,待日后天下太平,再論九錫之事,如此既能彰顯陛下對功臣的恩寵,又不失穩妥。”
衛明和賈詡對視一眼,點了點頭,知道此事強求不得,繼續堅持恐適得其反。
于是乎,衛明咬了咬牙,爭取說:“既然大將軍執意推辭,臣等也不敢強求。但這公爵之位,大將軍萬萬不可再拒,否則將士們浴血奮戰,卻不見朝廷對大將軍功績的認可,恐寒了眾人之心。”
蘇曜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后,拱手道:“陛下,既然諸位大臣都這么說,臣若再推辭,反倒顯得矯情。只是臣希望,這公爵之位的冊封,一切從簡,莫要鋪張浪費,將節省下來的錢財用于軍事和民生,勿要有一絲浪費。”
見蘇曜終于認可,萬年心中也是大石落地,連忙下旨:
“準諸愛卿所請!加封大將軍為晉公,都晉陽,置公國百官,掌封地軍政之權。”
“陛下圣明!”
“恭喜晉公!”
頓時,朝堂之上,響起了一陣陣山呼之聲。
然而,在這陣陣聲浪中,蘇曜卻難得出現了一陣失態:
“噗——等等等等,居然是晉公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