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袁女入府,戰場生變(合4k6)
“什么!”
“汝陽君”
此言一出,滿座嘩然。
君乃女子封號,雖不及公主、郡主尊貴,但也遠高于尋常命婦。更重要的是,這等于公開認可了袁筱語與蘇曜的關系!
袁筱語更是呆立當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封君對她來說,更重要的意義還是給了一層身份,有這汝陽君的封號,她入唐公府就不會是一個普通的侍妾,而是僅次于正妻的孺人或者按改制后的說法,那就是唐公府側妃。
側妃,沒錯。
封建時代的一大特征便是其森嚴的等級制。
按周禮,皇帝有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諸侯諸侯則一妻九妾。
到了漢代,后宮制度又有所變化,皇帝后宮除皇后外,還有昭儀、婕妤、娙娥、容華、美人等眾多位份。而對于諸侯及貴族之家,妻妾的位份也有著嚴格區分。
如諸侯王與侯爵之家,嫡妻稱王后、侯夫人,妾室依地位從高到低分為孺人、媵妾等。
如今蘇曜突破大漢規制,初升國公,朝廷對于其封地和官制、乃至其府中妻妾位份等都進行了一番激烈的討論。
最終決定,國公府中,正妻稱夫人,地位尊崇,統攝府中諸事;側室中地位最高者為孺人,協助夫人管理內宅,且在諸多場合有相應的禮儀規格與權力;往下還有侍妾等不同層級,各自有著明確的身份界定與職責范圍。
與此同時,既是因為其正妻乃皇帝,同時也為了凸顯蘇曜這一公爵地位的超然性,朝廷特旨說明,唐國公名為國公,實際上位在諸侯王上,國公府內禮儀用度等,一切比照王制,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為尊崇。
比如,對于普通國公來說,除正妻國夫人外,另有側室規制與列侯基本等同,都是兩位側室名額與數量不限的普通侍妾,其側室稱孺子或孺人,且只需向官府報備即刻,無官方冊封。
而到了蘇曜這個唐公這里,他不但側室名額多至4人,且特許其側室稱妃,與諸侯王同,受朝廷冊封,享有俸祿不說,還另有8個不受冊封的庶妃名額,在人數上比普通諸侯王的配置還要高上些許。
如此一來,袁筱語被封為“汝陽君”,實際上就是被朝廷正式冊封為唐公府的側妃,地位僅次于正妻萬年女帝,與匈奴云公主和中山君甄姜平級,遠高于普通侍妾。
這一安排,既給了袁紹足夠的面子,又巧妙地將袁氏女納入了朝廷的管束之中。
袁筱語愣在原地,一時不知該如何反應。她偷偷瞥向蘇曜,只見他神色如常,似乎對這個安排并不意外。
“怎么,汝陽君不滿意朕的安排”萬年女帝的聲音將袁筱語拉回現實。
“民女.不,臣妾叩謝陛下隆恩!”袁筱語慌忙跪下行大禮,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萬年滿意地點點頭,親手將她扶起:“從今往后,咱們就是一家人了。唐公府規矩不多,你且安心住下,有什么需要盡管與小春去說。”
小春,這個昔日的鮮卑公主,由于戰俘的特殊身份,一直僅是個侍婢,且與蘇曜的態度若即若離。
但在,不久前,為蘇曜誕下一女后,她也終于正式融入了國公府的生活,甚至擔負起了大婦不在時,相當一段時間內的國公府管理重任。
不過其實按說,在國公府當家,怎么也輪不到小春這個小小侍婢來的。
但蘇曜的國公府自有其特殊情況在:正妻夫人居于宮中不可能管理家務,而兩位側妃,云公主身為外藩公主,不熟悉,也一向不參與這些事務,而有能力的中山君甄姜,則又事務纏身,除了偶爾被蘇曜傳詔外,根本就在府中見不到人。
故而,國公府的管理就落到了蘇曜身邊最親近的婢女紅兒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