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無戲言。“蘇曜鄭重點頭。
萬年這才滿意地笑了,又興致勃勃地拉著蘇曜討論起唐王府的細節設計來。
“這里要建一座演武場,夫君可以在這里練武;這里要建藏書樓,把夫君收集的典籍都放進去;這里“
她指著圖紙上的各個區域,如數家珍般一一介紹,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蘇曜靜靜聽著,看著她神采飛揚的樣子,心中涌起一陣暖意。這個曾經在深宮中戰戰兢兢的小公主,如今已經成長為一位真正能夠獨當一面的女帝,卻依然保持著對他的依賴和愛戀。
看到這一幕,蘇曜心中就不由得覺得,當年能把她從董卓的魔掌中撈出來真的是太好了。
接下來幾天,朝堂上風起云涌,不過有萬年和賈詡、郭嘉等朝臣的坐鎮,沒有任何需要蘇曜勞心的地方。
當萬年提出皇長子暫居東宮后,盧植、荀彧和朱儁等保皇黨人士得到了極大安撫,蘇曜背后提出的各項政策也很快就一一得到了落實。
全權組建征西大將軍府,直轄西北領地自不必再多說,重頭戲還是在西征之役的論功行賞上面。
此次蘇曜西征,不但重建西域統治,而且滅烏孫與西部鮮卑諸部,功勛卓著,有功將士們多有封爵。
而蘇曜作為最大的功臣,由于其已經封王,且領地極大,個人幾乎賞無可賞,于是對蘇曜的封賞就落到了他的孩子們身上。
其中,萬年膝下兩子一個是未來太子,一個是未來的藩王自然論外不算。
其他諸女至今為蘇曜誕下共計四子七女,也依次遞補上來進入了等待受封的嘉獎名單。
看著這份長長的名單,蘇曜這才恍然的感受到,自己不知不覺中,已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如此多血脈的羈絆。
這些孩子母親們從最早跟隨他的紅兒,到后來被他自戰場上虜獲的阿麗莎姐妹和來自草原的諸位胡人公主和閼氏,乃至甄家、崔家和袁家的各位小姐佳人們,都已為他生兒育女,大多都在唐王府中過著安穩的生活。
這些孩子們大多還年幼,最大的也不過三四歲,最小的尚在襁褓。但他們的存在,已經讓蘇曜在這個世界的根基越發穩固。
“殿下,這是今日禮部呈上的封爵名單。“
魯肅恭敬地遞上一卷竹簡,上面詳細列出了對蘇曜諸子嗣的封賞方案:
“對于唐王殿下此次大功,除了陛下嫡出的兩位皇子的封賞外,禮部還拿出了兩侯兩伯的名額給其他諸位王子。”
“嫡長子永平(萬年女帝所出)——入主東宮,待六歲行冊封禮。”
“嫡次子永延(萬年女帝所出)——封東海王。”
“庶長子永業(側妃甄姜所出)——封長樂侯,食邑千戶。”
“庶次子永康(侍妾小春所出)——封樂平伯,食邑七百。”
“庶三子永念(侍妾紅兒所出)——封博陵伯,食邑七百。”
“庶四子永志(側妃袁筱語所出)——封清河侯,食邑千戶。”
“至于諸位小姐,禮部建議待及笄后再行封賞。”魯肅補充道。
兩侯兩伯,對于這次西征的戰果來說確實算是不錯,還是看得出誠意的。
畢竟域外蠻夷不能和中原諸侯相比。對此蘇曜還算滿意,心中琢磨等以后自己再一路往西打打,爭取給孩子們都封個公侯,甚至到域外封王好像也不是不行。
于是,蘇曜接過一眼名單,就點了點頭準備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