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華看了筆記上的參數,以為自己看錯了,又仔細看一遍。
難怪姜廠長能接到國外訂單,這些零配件除了用在醫療設備上,還可以用在其他。
從對方的采購數量看,這些配件肯定不是為了用到醫療設備,很可能是軍工。
國外工廠做一個的成本比姜廠長給的售價高幾倍。
“我試試看,可能沒那么快調試好。”歐陽華把本子遞給他,準備按老師傅記錄的試試。
最后一步得靠人工操作壓膜,這些也考驗技術工的操作能力。
姜建平提起的心緩緩落下一些,他請過其他高工過來看,看完就走了,扔下一句:調不了。
總算有希望了,說不定不用自己媳婦把店里的貨全清倉甩賣。
不過還得再等等。
…
蘇白芷第二天就把昨晚買的衣服打包,到郵局寄出。
寄往京市的包裹走的特快列車,幾天就能送到家屬院。
這樣她回京市時也不用大包小包的,推個行李箱就行。
蘇白芷打算今晚再去一趟,給家里其他人也買一些,寄回羅河村小姨家。
除了衣服,還要去買些生活用品。
小姨喜歡煲骨頭湯,還要煲得骨頭軟才停火,用平常的鍋太熬時間了,用高壓鍋能省不少時間。
做完一臺手術下班后,蘇白芷就回家找奶奶一起出去逛。
“用砂鍋煲湯正好,湯就要慢慢燉才有味。”蘇奶奶嘴上這么說,眉眼滿是笑意。
過年前到街上湊熱鬧,才有年味,不然跟平常有什么區別?
以前在寧城,過年前十天就開始忙了。
所謂,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很快就到二十三,
準備年貨就得提前一周,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南街走。
“小時候你就跟著我一起準備年貨,天天壓馬路,還被爺爺念叨說心野了。”蘇奶奶笑著說起以前的事。
兩人從小區走出去,跨過一條街就看到紅紅一片。
現在剛下午一點多,街上熱鬧得很,大部分的店都開著,春聯燈籠都掛出來。
奶奶拍拍孫女的手背:“有次差點把你弄丟了,從那以后帶你出門就用絲巾,把你的手綁我的布袋上。”
蘇白芷心里涌出一股暖意,這些不算她的經歷,但她腦海里閃過畫面,如親歷過一樣。
“那個店清倉甩賣,我們過去看看。”奶奶拉著她走,腳步加快。
清倉的店圍了一群人,大部分都是觀望,不敢下手買。
蘇白芷和奶奶走近一看,直接擠到廚具區。
“這個電飯鍋可以調時間,晚上訂好時間煮稀飯,定時煮飯也方便。”
“高壓鍋我看看……”蘇白芷把電飯鍋從架子上拿下來,店里的銷售員立刻過來了。
“這兩個電飯鍋是最新的貨,老板家里急用錢才甩賣的,現在買值得……”
蘇奶奶看了一眼,忙直奔砂鍋區,這個牌子的砂鍋在其他店買要貴十幾塊。
她顧不上一會兒能不能拿得動,先挑兩個出來給銷售員拿著。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